石桥为自然生成,故名天生桥。初夏,我与好友王金明、李慧频、任福有、高锁大几人相约,去中阳县的石家沟村寻访天生桥。
石家沟村在中阳城南12公里处,由村口向南一公里许,有沟名石桥沟,沿沟步行向上500米,到天生桥下。两山夹沟,崖壁如削,地势十分险峻。山上树木葱茏,沟中水流清冽,花开坡上,鸟鸣林间,秀美间夹着灵动。抬头仰望,一座石桥横亘天际,飞架两山之间,像一条腰带把两山紧紧系住。桥面长有30多米,宽5米多,厚1米多,桥的底边约20米。石桥后面是一个巨型石洞,与石桥两端相连,前后呼应。洞口宽28米,洞掌宽22米,深14米,高约14米。洞内虽显幽暗,却也还能视物。夏日岩壁滴水,冬日结成冰柱,景象壮观。岩洞与石桥之间有一个半月形的长孔,两头尖,中间宽,长有20多米,宽有三四米。阳光照射,上下通明,使桥身更加雄伟挺拔。
桥面很平,与两端的山岩融为一体,无一丝衔接缝隙,充分体现出天地之灵气,自然之神功。因其两侧岩壁陡峭,从山下登桥须绕道穿林,极少有人上桥面行走,因此桥面长满荆棘绿草,像一块厚厚的绿毯铺在上面,与桥身构成界限分明的两层颜色,给人以绮丽自然之美感。桥孔硕大,近似梯形,空间有600平方米。桥底两侧斜坡上,乱石参差,为桥孔塌落所致。沟底两侧洪水冲刷的痕迹明显。有同伴说:“天生桥由沟中流水冲击,壁上石头逐步脱落而形成。”也有同伴说:“桥为造山时形成,至今不知有多少亿年,仍然如此坚实,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大家都很认同。
天生桥连接的,一边是中阳著名的古八景之一的屏风山。山上树木参天,花草盈坡,风光绮丽,壮美如屏。一边是山头如凤凰昂首、绿坡似凤凰垂翼的五凤山,林草丰茂,鸟语花香,重峦叠嶂,美景如画。老人们说:“屏风山曾有仙人居住,五凤山曾有古贤修行。他们往来甚密,一起游山玩水,一起谈经说道,一起饮酒对弈,一起吟诗作赋。由于山高沟深,往来须绕道,仙人施以法术,点石成桥,遂有此景观。”由是人们也称之为仙人桥。山上曾有许多古迹,有仙贤居住的遗址,共同坐过的大石,练功健身的石锁,对弈过的棋盘等,至今仍在。
美丽的传说给天生桥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悬空的石桥给人以真实的感受和离奇的想象。它就是一座天然的历经亿万年风侵雨蚀、山洪冲刷、岩石不断脱落而形成的石桥。如一个美丽的处子,寂寞着横陈于深山,很少为外界知晓。它是中阳境内独有的神奇景观,其历史由来、地质地貌值得探究。
贺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