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有多久?在成人世界,从古至今,它大概构不成一个问题。那么,在文学作品中呢,它也许是一个有趣的好问题。这正是文学神奇之处,也因此,充满永恒魅力。《诗经·王风·采葛》就提出并漂亮地回答了这个文学问题。
《采葛》是一首思念情人的小诗。它很抒情。它的抒情是文学的,也是数学的,也许还是化学的。它说时间发酵后可以无限延伸,有始无终,我们不妨把《采葛》简化成几个数学等式:一天等于三月,一天等于三秋,一天等于三岁。
这荒谬吗?一点也不。诗人相信,并且让读者也相信。理由是,诗人相信,相思是一种病。他只要把这种病人的症状刻画出来,不由分说地叫你也和他一样坚信上面的等式成立。
有必要说明的是,上列3个等式次序不能混淆,次序一旦颠倒,等式就不能成立。这关乎到文学作品的内部秩序。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像演算解方程,得依步骤来,没办法,它就是这么严谨,充满逻辑。事实上,上述等式的次序与诗人的修辞手法,与相思病症是相辅相成的。三者共同构成了一首千古名作的审美系统,它完整,又完美,自成一体。
我们继续,先破解它的题《采葛》。
这个标题内容丰富,第一,它有人物,而且是女性。在《诗经》中,采摘行为是作为女性的指代出现的。第二,它有时间,葛茎成熟的季节。第三,它是爱情诗。《诗经》中,采摘诗句是一个高度套语化集合。而套语化的形成总是与一定的主题相关联,它往往是一个典型场景的浓缩,通过套语的反复出现而唤起听众的迅速反应和共鸣。第四,另一个人物,他。第五,她和他的故事。中心词是采。千万不要忽视这个“采”字,古人写文章,一个字是一个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采”在《诗经》中是一个关键词,它不单纯是一种劳作行为,同时,“采”还是女性淳朴天性的自然摹写,它有一种赞美的情愫在里面。我这样说是不是自说自话呢?一点儿也没有。《诗经》一开始就是以一部书的面貌出现的,特别是,它还是孔老师精心编撰而成的。这样,当采摘这种低级的农业,这种简约而显得机械的重复动作进入圣人的法眼与经典的视野的时候,“采”所展现异性眼中女性的想象这一语意已然先天地完成了。
《采葛》非常简单,三章,短短的九行,句法雷同,只更改了几个名词和数量词。但人家纯真,简单的文字背后是情感和审美的力量。事实上,把“葛”“萧”“艾”替换成任何一个单音节植物名词,都不会对这首诗真正要表现的东西造成影响。为了采摘劳作能够获得淋漓尽致的再现,一事三变,仿佛一个个镜头在眼前切换,三种场景次第出现,犹如一场曼妙的舞蹈。
一事三变,在艺术手法上就是一唱三叹,是恋爱中的男子对心上人的殷殷思念。从审美的维度说,“采葛”“采萧”“采艾”三个采摘动作构成三个意象,当这些意象快速地叠加到一起后,采摘行为本身虚化了,不在实指三种日常的劳作,而成为美丽女子的符号。女性特有的灵巧与细腻同这三个劳作意象天衣无缝地建立了关联,女子的善良美德凸显了,男子对女子由衷的爱慕与赞美也凸显了。而站在聆听者的角度,则恍惚于绿野水滨,看到一抹劳动中的隐约身影,未见其人,却自有一份姿容绰约之感,令人神往。采摘劳动在这里被赋予了审美的意义。
《采葛》写得好,还因为它的修辞手法运用的成功。它创造了一项文学的世界纪录——一场旷日持久的恋情。这场恋情能持续多久?它从《诗经》中走来,一直到现在,永无尽头。
我说的是《采葛》的夸张。
夸张是一种危险的修辞,弄不好,变成了吹牛,会闹出笑话。沐猴而冠为什么令人发笑,形式和内容不匹配,帽子是人戴的,偏偏猴子给戴了。现实生活中,善意的夸张会给人带来快乐,一旦把夸张弄成吹牛,那就是沐猴而冠,成为笑料。《采葛》夸张到什么程度呢?它说1天等于3天,1天等于3个秋天,它还说1天等于3年。可是,读者认为这是真的,它没有吹牛。为什么?因为诗歌中有这种心理感受的这位男子患了一种病,相思病。中国传统文学中,感情上的事情说不清,你没有办法和它较真,也没有办法和它理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就这么讲,谁能和他说个短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后主更夸张,但你真还拿他没办法。
一部《诗经》,半部情爱。《采葛》为我们描绘的那一幅印象式的剪影,缠绵悱恻,真挚动人直到今日,当我们再回到《采葛》这首简朴的歌谣的时候,我们依然心旌摇曳,禁不住心领神会那一幕幕场景的动人之处。
白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