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字化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和全过程。要更好地负担起为党育才,为国育才的重任,就必须抓住数字化发展新机遇,用好数字化技术,使“大思政课”真正做到课堂大起来、视野宽起来、内容活起来。
党的二十大对“推进教育数字化”作出战略部署。教育数字化战略对教师队伍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当前思政教育领域的重点任务。基于汇聚课程改革、精品课程、备课资源、教改经验等多种资源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发挖掘多样性突出、互动性显著、个性鲜明的研训资源,探索建立便捷化、简约化、高效化的资源精准推荐新模式,着力完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解决因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而导致的思政课教师研训资源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支持思政课教师高质量自主选学和研训活动的开展,以及方便思政课教师根据实践中的即时问题便捷利用和学习。依托政策倾向与学校优势,推进线下线上融合的一体化培训、实施满足思政教育发展需求的精准化培训、实施区域教育整体发展的协同性培训,积极提高思政课教师数字化能力,确保他们能够利用数字技术开展灵活、多样和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成为数字化教育场景中熟练与创新应用的设计者与施教者。立足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促进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与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升级,加强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与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以保障系统的支持服务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与各业务单位间的技术支持互通,以实现全国思政课教师个人数据的存储与更新,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管理数据联通、应用集成,做到一站式管理,支撑思政课教师管理决策。
思政课教学资源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而集合了问题库、案例库、素材库和在线示范课程库等资源,可为思政课教师提供海量学习资料和教学素材,有助于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能够促进“大思政课”课堂大起来、视野宽起来、内容活起来。打破平台壁垒,加强校内外平台建设,构建“中央厨房”式的内容资源中台或交互的云端数据库,把原本分散在各地、不可移动的物质化教学资源转换成可以便利复制、传播、共享的数字化产品,为师生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思政教学资源和强大的学习工具以及高质量的数字学习内容。例如,加强慕课、学习强国等与官微、官网的联通,为思政“金课”的传播创造条件,为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渠道。利用各种软件平台和工具的“加工”“编码”“修饰”能力,二次开发思政课教学资源,使其适应不同教学场景或教学情境的需求,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思政课教学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例如,将思政课教学资源以图片、视频的形式上传到微信公众号、官网、抖音等特定栏目,为学生提供跨时空的思政知识。借助数字技术,探索应用线上课程创新课后服务的方式与机制,以拓展学生的广度与深度,满足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学习与综合素质发展相结合的多元学习需求。凭借数字技术强大的聚合性、传播性,推动课程共享的数字化转型,即将高水平高质量思政课覆盖至部分缺少专业师资、“开不齐、开不好”思政课的学校和地区,整体推进各区域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进行积极探索和尝试。
在尊重数字技术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学规律以及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找准数字技术与思政教学的契合点,创新思政教学手段、思政教学方法、思政教学模式等,以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自主性,是提升思政教学成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举措。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扩展翻转课堂、课前“微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教学模式或教学形式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以促进思政课堂场所、思政课程设计、思政课师生互动形态等方面的数字化,实现“大思政课”课程的场景化叙述、网络化表达、媒体化传播,为学生营建可感、可视、可听、可交互的个性化课堂。借助VR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语音识别、人机互动等现代技术,构建虚拟仿真课堂,带领学生与历史人物跨时空对话,深度体验历史场景,让其充分感受“体验式”和“沉浸式”课堂的乐趣,继而强化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增强受教育者对党的历史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使大思政课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聚合云计算、人工智能、算法算力、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加强智慧教室的课堂教学实况数据的采集和存储,以推动学生、教学督导、同行等多维主体共同参与的科学化、数字化教学评价机制构建,让数字技术帮助思政课教师极大地丰富当下大思政课建设的教学内容,实现优质思政教育内容的精准化、精细化、精致化投放的同时,动态记录“教”与“学”的相关情况,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
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构建数字时代思政教育新形态,实现大数据支撑下的“精准思政”,可更好地服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与举措。要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改革,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作者:安徽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石磊。本文系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数字技术驱动长三角经济高质量一体化的机理分析与路径实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BJL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