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生态

夯实生态基础 共建美丽家园

  在今年六五环境日之际,我省向社会通报了2022年度生态环境状况。2022年,我省生态环境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多项指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今年,我省将继续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共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6月1日一大早,家住平顺县滨河湾花苑小区居民李凤宇便出门锻炼身体了,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平顺的环境越来越好,随处可见美景如画,绿水青山,百姓的生态获得感越来越多。平顺县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在县城开展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破硬还绿、立体造绿工程,打造美丽家园,在乡村实施荒山造绿、通道见绿、水岸涵绿、退耕还绿。去年,该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全国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我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添砖加瓦。
  去年,我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在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评选中取得佳绩。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董轶茹说,2023年,省生态环境厅将继续强化示范建设的平台作用,从强化三方面入手,统筹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强化帮扶引导,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今年省生态环境厅将组织开展第二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继续加大对我省黄河流域、能体现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区位条件、不同发展定位等主要县区的创建培育。在此基础上,以质为先、好中择优,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和“两山”基地建设。
  强化动态管理,探索建立日常培育、量化评估、择优推荐、双向共促的常态化创建管理机制,夯实创建“细胞工程”。对已获命名的示范区及“两山”基地持续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工作;在正向激励上,鼓励各市因地制宜建立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示范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反向约束上,严把建设质量“关”,严控准入退出“线”,切实保障示范建设的质量与成效。
  强化经验总结,针对不同区域,总结凝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效应和“两山”转化典型做法、成功经验,全方位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案例,构建共同推进的创建格局。

进一步保持天朗气清的环境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改善事关百姓切身利益,2022年,我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多项指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但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王斌说,为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我省将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着力推进。
  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进一步加强与气象部门合作,着力提升大气环境质量精准动态预报预测能力。优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调整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标准,强化应急减排措施清单化管理,持续推进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创A。开展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全面推进焦化、水泥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锅炉综合整治“回头看”,推进燃煤、燃气、生物质等锅炉全面稳定达标排放。持续推动清洁取暖工作,加快实施重点地区散煤清零重大工程。
  深入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精准实施臭氧污染差异化精准管控,有效降低高温时段臭氧峰值浓度。开展重点行业VOCs综合治理和源头替代,强化对工业园区及涉VOCs排放企业的走航监测,严控无组织逸散。
  深入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公转铁”,补齐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短板。开展柴油货车清洁化行动,推动实施国6b排放标准。加大柴油货车联合执法力度,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整治、开展油品质量整治、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整治。
  深入打好城市扬尘治理攻坚战。强化城市重点区域施工工地扬尘监管,督促严格落实施工工地“六个百分百”抑尘措施,加大道路保洁清洗力度,有效降低扬尘污染。强化开展城市保洁清洗行动,针对今年沙尘天气多的实际,在沙尘过后集中对城市建成区进行全面彻底清洗保洁,此后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巩固和保持清洗效果。

守护好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

  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及人居环境安全。近年来,我省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吴丽玲说,今年我省将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地下水环境安全以及人居环境安全为核心,扎实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积极稳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吴丽玲进一步介绍,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强化农用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治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持续推进农用地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配合农业农村部门指导相关市县落实安全利用类耕地和严格管控类耕地风险管控措施,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保障老百姓“吃得放心”;稳步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控,加快推进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项目,推动全省50%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完成隐患排查“回头看”,组织实施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监测;加强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关闭搬迁企业地块风险管控,以用途发生变更的“一住两公”地块为重点,配合自然资源部门进一步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持续强化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切实保障老百姓“住得安心”;加强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开展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划定,加强地下水环境质量达标管理,保障水源水质安全。
  吴丽玲说,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综合采取资源化利用、截污纳管、收集转运、建设集中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等模式,持续提升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今年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9%以上;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强化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梯次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2023年全省新增完成45个国家监管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有序推进非正常运行设施分类整改。

本报记者程国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07期

  • 第2023-06-06期

  • 第2023-06-05期

  • 第2023-06-04期

  • 第2023-06-03期

  • 第2023-06-02期

  • 第2023-06-01期

  • 第2023-05-31期

  • 第2023-05-30期

  • 第2023-05-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