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楼可以买早点、寄快递、配钥匙,出小区门可以烫头发、找家政、逛超市,十多分钟就能到商场超市、饭店、书店等,这样的生活给衣食住行的日常划定了舒适的半径。
然而,受一些因素影响,曾经业态多样的小商铺越来越少了。
事实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质量好、楼间距宽、绿地多是基本需求,有没有完善的社区商业其实更被看重。
小卖部、水果店、理发店等小商铺,既承包了百姓基本生活所需,还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可谓一举多得。以小店小铺为“小切口”,拓宽消费升级“大路径”正当其时。
那么,如何让这些小而美的社区商铺再“燃”人间烟火?
翻阅资料可以看到,完善的社区商业包含便利店、综合超市、菜市场、生鲜超市、早餐店、美容美发店、药店、照相文印店、家政服务点、维修点、再生资源回收点、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点,也可以有特色餐饮、运动健身、保健养生、阅读书屋、教育培训、休闲娱乐、老年康护、幼儿托管等。
也就是说,除了日常零售之外,社区商业提供的服务性经营值得重点关注,特别是有关“一老一幼”的服务。那些老年康护、托儿所等社区服务,可以解决大部分年轻群体的后顾之忧。
前不久,《山西省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2023年行动计划》出台,其中提到“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各类‘烟火气’空间场所,持续推进便民经营点优化设置和规范管理”等。这意味着从政策引导上已经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当然,如何设置和布局,还需要深入研究社区特点和人们的消费心理,既要有充分的市场竞争,也要有相关政策引导,在商业基础设施、网点布局、服务功能等方面推出契合社区居民需求的多元化、智慧化综合服务业态。或者也可以引导一些社区商业网点尝试“一店多能”,除了提供商品销售服务外,再增加多样化便民服务。比如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启用的便民服务站打造了“街坊手艺人市集”,集中募集修钟表、修家电、裁缝、修鞋等手艺人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
小商铺尽管有便捷等优势,但在网购的冲击下,经营本就困难,还要接受各种监督和考核管理。所以,除了商铺自己要努力经营外,还需要政府部门以及基层管理部门优化管理、加大扶持力度等,不断增加优质供给,让家门口的消费更便利。百姓身边的小欢喜多了,获得感幸福感自然就更高了。
任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