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学习先进典型 凝聚奋进力量】全国年度“平安之星”郭保军:毫厘之间显精湛 生死线上展担当

  排爆,是一份生死线上的高危职业;拆弹,也绝非电影中判断红线蓝线那么简单。错综复杂的情况,需要丰富的排爆知识和精湛的排爆技术,需要战胜紧张的情绪和恐惧的心理,排爆员的每一次判断都是在为自己的生命做选择题,每次执行任务,生死也都在毫厘之间。
  对从业已十多年的郭保军来说,这个神秘又危险的职业已经是他生命的一部分。1983年出生的他,2008年8月考入晋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现任晋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主排爆手。参加工作以来,他多次被单位评为年度工作“优秀个人”“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在中国长安网、中央政法委长安剑主办的网络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全国年度“平安之星”。
  其实,在警校上学时,郭保军学的是刑事侦查专业。2009年,他被保送到长沙全国安检排爆培训学校学习,归来后又被派到太原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安检排爆大队实习一年。从此,他便爱上了这份工作。
  第一次排爆,是在晋城市区一个单位的院子里。那是2014年9月的一天,有人在那里发现了疑似爆炸物。在现场,郭保军和同事迅速疏散人群,扩大封锁现场,排爆手进入核心地带。郭保军说:“200米范围内只有我自己,静得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喘着粗气,手心出汗,如临大敌。他想先用排爆杆小心翼翼地打开那个包装得严严实实的盒子,但几次都没成功。他趴在地上仔细听,没有钟表的声音,看来不是定时炸弹。在排除其他情况后,他轻轻地抱起盒子,放进了防爆罐内,然后转移到安全地方,进行了人工拆除。第一次排爆,有惊无险。“我打开盒子那一瞬间终于明白,排爆绝不是电影里演的那样让你去猜剪红线还是剪蓝线。”
  每一次排爆都是一次生死选择。因为那些自制爆炸物是一人做一个样,毫无规律可循,更没有经验可借鉴,只能凭经验、靠技术。
  2021年7月29日上午10时,阳城县町店镇发现一枚炮弹,需紧急处置。接到指令后,郭保军和战友火速出发赶到现场。
  经现场了解,由于暴雨的冲刷,松软的泥土挟着炮弹一起滑落到菜地,村民在平整菜地时刨出了炮弹。当时,炮弹最初位置在五六米高的悬崖边。崖边的土壤已经很松软,是否还存在其他爆炸物,还需要认真勘查。郭保军立即穿上搜爆服,腰间系上绳索,战友紧紧拽住他,先在崖边进行搜爆,确定无其他爆炸物后,他又换上80多斤的排爆服,小心翼翼地靠近炮弹,左手轻轻扶着炮弹,右手拿排爆刷一点点地刷炮弹上的泥土。
  三伏天的中午,气温高达30多摄氏度,在阳光的照射下,弹体已经发烫,排爆服里的温度也不断上升,郭保军全身已被汗水浸湿,呼吸也开始困难。但炮弹型号尚未确定,每个人的神经都高度紧张。屏住呼吸接过卡尺一次次尝试,郭保军终于测出这是抗战时期遗留的80型迫击炮弹。由于炮弹长时间曝晒,离村民房屋又很近,如不尽快处理随时可能发生爆炸,他当即决定将炮弹放置排爆罐内转移销毁。
  郭保军小心翼翼地抱起炮弹,放入排爆罐,再用棉被一层层包好,然后迅速关上排爆罐,此时他已经透不过气来了,赶紧让战友帮他摘下头盔。当郭保军脱下排爆服时,整个人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当天下午3时,炮弹被成功引爆销毁。
  郭保军常说,选择了巡特警职业就相当于选择了危险,而选择了安检排爆,就等于选择了最高危险。
  这几年,随着科技强警的建设,郭保军和战友们的装备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变化。但多年的排爆实践和无数次实验得到的经验,让郭保军在正规设备配置之外,还自制了部分排爆设备。他自制了一根木质的排爆杆,比局里配置的要长,队友们亲切地称这根排爆杆为“保军杆”。
  为了倾听排爆物有无声音,他“私自”配置了听诊器,用于给排爆物做“体检”。当然,他还有个百宝箱,里面有小剪刀、小镊子等,都是他在“发丝上刺绣”的必备用品。每次出警归来,他都会仔细检查自己的百宝箱,一旦有工具丢失,会及时补充,之后将其放置到显眼位置,确保即时出警,随叫随到。
  2020年4月22日,在一个毒品稽查案中,警方发现嫌疑人存放毒品的行李箱中有爆炸物。另据嫌疑人交待,其行李箱内还存放有大量雷管、炸药、电池等爆炸物及爆炸装置。“那是我排爆实战中最复杂的一次,现场共排除疑似爆炸物5个,其中待爆装置2个,共缴获火雷管约40枚、电雷管约90枚、自制炸药两袋约5斤。”郭保军说。由于所有的爆炸物及装置都是嫌疑人自制的,极为杂乱,电线团团地缠着炸药雷管,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但郭保军毫不畏惧,凭着平时练就的基本功,从一团团乱麻中理出了顺序,从下午5点40分到晚上9点多,经过3个多小时的不间断工作,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
  每一次成功排爆都是团队的一次完美合作。多年来,郭保军和他的队友不仅完成了晋城市区所有的排爆及大型安检等任务,还多次协助兄弟单位,到太原、大同等地参与安检排爆工作,受到各级领导好评。郭保军坦言,每次排爆过后,他也会后怕,但面对朝阳时,他又是一个响当当的特警队员。
  参加排爆工作13年来,郭保军先后参与近20次涉爆现场的处置,排除战争时期遗留的炮弹15枚、排除自制爆炸弹2枚、排除销毁雷管173枚,排除疑似爆炸物现场多起,成功完成大型安检勤务700余次。
  “大家都知道排爆是一项危险的工作,但危险的工作总得有人去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危险面前,我不上谁上!”郭保军坚定地说。

本报记者郭宁 本报通讯员张琦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18期

  • 第2023-07-17期

  • 第2023-07-16期

  • 第2023-07-15期

  • 第2023-07-14期

  • 第2023-07-13期

  • 第2023-07-12期

  • 第2023-07-11期

  • 第2023-07-10期

  • 第2023-07-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