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副刊

访汤王山

  清晨,我们郭璞研究会几位成员,从县城驱车向东南汤王山方向行驶,去寻访郭璞书堂和汤王庙。
  一路上,过涑水河,越鸣条岗,穿美良川,那汤王伐桀“战于鸣条”,那上郭村的周代古墓和晋国旧都,那秦王伐刘武周战于美良川,那郭璞故里的上郭、南郭村,这些历史文物古迹,仿佛都是一部厚厚的文化史书,只需任意翻出一页,都会使人惊叹不已。
  进山门,小车在新修的水泥路上奔驰。这条水泥路是在古盐道的基础上经拓宽修整后筑起来的,此古盐道是从运城盐池经安邑、夏县,由此通向垣曲,过黄河抵达中原和我国东部地区。正想象着当年盐商驮队艰苦跋涉的情景,迎面又出现了铁牛峪的兴国寺和不远处的秦王寨遗址。
  汤王山系中条山脉闻喜县境内最高峰,1572米,与稷王山东西向遥望。若想游山乐,先尝爬山苦。我们弃车步行,抬头望去,绵延百里的崇山峻岭横亘无际,云霭飘绕山腰,给眼前这绿色天地披上了一层轻纱,神奇而朦胧。随着步步攀登,层层递进,只觉汤王山巅越显高远。就在疲累时,前方已到一处平缓地段,在悬崖之上,那绿树掩映下的郭璞窑展现在眼前。郭璞窑实为一孔岩洞,这里向阳避风,有悬泉滴水,洞里有石桌凳和石炕,也有藏书室,显得过于简朴和艰苦。我们与先贤对话,听先贤教诲,去探寻先贤的成长轨迹,感悟先贤的精神境界。
  郭璞所处的时代正值“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战火频起,社会动荡。为避战乱,他隐居深山。为逃避世俗,学业有成,他只有远离尘世,全身心地苦读修炼,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郭璞在此,将自己融入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与天地和谐。这正应了那句名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那么,就让人和自然更亲密地贴近,让个体在辽阔的天地中更愉悦地舒展吧。他不但苦读诗书,还在后山开垦出29亩耕地,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具有了大山般的厚重,天地般的宽阔,清泉般的真诚。
  这时的登攀,只觉得身轻气畅,几乎是一路思索一路梦幻着到达汤王山巅。汤王庙就坐落在巅峰数亩大的平台上,庙墙用山石堆垒,庙门在北侧,同样以块石砌就,呈拱窑式,上书“汤王庙”。正殿坐南朝北,也是以块石砌就,为前横后竖的两孔石窑组成。左首和右首均有呈碉堡样的附属物。此庙没有砖木结构,更无秦砖汉瓦,这里的一物一件,几乎都是取之天然,就地取材,显得过于简陋和朴拙,近乎原始状态。汤王,即成汤,子姓,名履。其远祖殷契是后稷同父异母兄弟,汤王系殷契第14代孙。末代君王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重臣关龙逄苦口相谏,反被杀。汤王闻之叹息,竟被囚禁。获释后,他看到天下黎民受苦太重,在鸣条岗打败了夏桀。此后,三千诸侯在亳城(垣曲),集合庆贺,并在景山(汤王山)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正式确立了汤王的天子地位,宣布商朝建立。这就是史籍上说的“景亳之命”。汤王被推举为天子,但他三次让贤,可见他功不言禄的人格魅力是何等的高尚。这对于长期处于夏桀残暴统治下的黎民百姓,无异于拨云雾见天日的救星,百姓对汤王感恩戴德。至今,当地群众中仍流传着不少关于汤王的故事传说。在中国历史上,汤王与尧、舜、禹一样,均有万古不朽的德政业绩和人文精神,备受人们的爱戴和推崇。
  我被汤王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走出正殿,极目远眺,临巅俯瞰,群山环列,层峦叠翠,千嶂葱茏,云雾缭绕,顿觉心旷神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汤王山的恢弘气势、旖旎风光,与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精美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也有黄山之秀,绵山之奇。
  壮哉,汤王山;美哉,汤王山!

景学信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18期

  • 第2023-07-17期

  • 第2023-07-16期

  • 第2023-07-15期

  • 第2023-07-14期

  • 第2023-07-13期

  • 第2023-07-12期

  • 第2023-07-11期

  • 第2023-07-10期

  • 第2023-07-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