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政法

“90”后退役军人许天亮:从部队尖兵到创业先锋

  曾经,一身戎装,练就铁一般的纪律,事事精细令人放心;如今,褪去戎装,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庄重承诺。
  许天亮,这位国字脸、小寸头、身高一米八的中原小伙,在祖国的西北磨砺后,返回家乡,扑下身来,成为公职人员,年过而立,投身商海,创业创新,接管公司,不断将其发展壮大,成为公司生力军。
  据他的一位战友回忆:在甘肃张掖当兵时,许天亮就非常“吃香”,从刚入伍当狙击手、炊事员、文书、到最后当一名军车驾驶员,他眼里有活儿,心里有点子,凡事只要经他的手,桩桩件件都能做得让战友夸、领导赞。
  军队的训练和洗礼,培养出许天亮作为一名军人的自律。许天亮家中三代从军,一直想把军人风尚发扬光大的他,在离开部队的最后一晚,脱口而出一句誓言:把军风带到每一个地方!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6年,退役后的许天亮回到家乡,就职于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上班第一天早晨,他提前一小时来到单位,先将办公室、楼道都认认真真打扫干净,再将办公桌擦得一尘不染,在同事们到来之前,为大家沏好一杯茶。之后的每一天,他都以这样的节奏和流程,完成他给自己制定的职场新人“班前礼”。
  退役不退志,许天亮因表现突出,一年后被派驻到离单位76公里的黄河滩区贫困村,担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负责扶贫工作。驻村下乡的三年中,他急群众所急,与群众打成一片,做好群众的“贴心人”,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设身处地让自己融入“三农”工作中。每天开车进村,路上遇到村民,他都要停车摇下车窗打招呼;农作物卖不出去,他帮村民在网上对接找销路,手把手教大家开网店;村里留守儿童多,孩子叛逆急得老人团团转,他从小孩兴趣入手,成为朋友,为他补习提高成绩,增强自信心,转变了学习态度……三年的扶贫工作,村民们从起初把他当成一个“毛娃娃”的怀疑与不信任到后来有困难就找他支个招,这位兵娃子,成了村民心里“有能耐”的小干部。
  2017年,许天亮与清徐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天亮的岳父也是河南人,40年前只身来到山西打拼,最终在清徐成立了太原市豫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后,业务量不断增长,人手出现紧缺,几番权衡后,2020年,许天亮一咬牙辞掉自己的工作,着手发展企业。
  接手企业后,许天亮谨遵父辈“用感恩的心做人,用专业的心做事”的谆谆教导,进一步在管理方面提档升级。他带领员工学业务、强素质、正理念,以“利他”思维凝聚集体,形成共识:只有让平台值钱,才能让个体更值钱。工作中,他与员工是互相成就的好搭档;生活中,他把大家当成情同手足的好兄弟。伴随豫龙公司的发展,他与员工共同提升,一起成长。他把公司比作员工的“娘家”,把公司员工挣钱多、过得好,视为“娘家人”的体面与骄傲。渐渐地,豫龙公司在许天亮的经营下不断发展壮大。
  “我把做公益这件事放在年度工作计划中并单项列出来,每年对照年初目标严格执行。”许天亮将公益做成了自己的第二事业。“人的社会价值要从两方面体现,一是群体的层面,一是个体的层面。从步入社会起,我对自己时间的管理安排,就分为两大块:一方面用于管理企业经营业务,一方面用于服务社会尽点义务。”许天亮解释了他的公益初心。
  如今的许天亮早已把清徐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清徐养育了我们,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清徐建设得更美好,还是那句话,只有让平台升值,才能让身在其中的我们每一个个体更加有价值!”许天亮由衷地表达想法。
  “身体力行常奋进,融入大江是激流!我将继续保持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的风采,在企业的发展中注入我的誓言。”许天亮这位新时代的年轻人,用实践兑现了他曾经的许诺,把军风带到每一个地方。

要佳 张月英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02期

  • 第2023-08-01期

  • 第2023-07-31期

  • 第2023-07-30期

  • 第2023-07-29期

  • 第2023-07-28期

  • 第2023-07-27期

  • 第2023-07-26期

  • 第2023-07-25期

  • 第2023-07-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