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教育

从“正衣冠”开始提升文明素质

  近日,一则《国博:穿拖鞋谢绝入馆!》的消息备受关注,也引发了不少网友关于礼仪的讨论。
  7月22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布了文明参观须知,其中包括醉酒者、仪容不整者(包含穿着过于暴露、穿着拖鞋等)谢绝入馆等内容。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据悉,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当然,讲“礼仪”,除了着装整洁得体,还包括不大声喧哗、不插队、不随地吐痰、尊老爱幼等更多内涵,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国民素质高低的具体表现。
  当前正值暑期,不少家长带孩子们出游,不论是博物馆还是其他公共场所,都应讲文明懂礼仪,从言行举止的小细节中,不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文明习惯,不断提升孩子们的文明程度。

李林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02期

  • 第2023-08-01期

  • 第2023-07-31期

  • 第2023-07-30期

  • 第2023-07-29期

  • 第2023-07-28期

  • 第2023-07-27期

  • 第2023-07-26期

  • 第2023-07-25期

  • 第2023-07-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