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省会中心城区,迎泽区围绕“建设更高水平首善之区”目标,聚焦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服务业比较优势,在打造金融核心集聚区、数字经济先行区、消费升级引领区上持续发力。
一是打造金融核心集聚区。持续拓展迎泽大街金融集聚优势,加快打造高端金融集聚商务楼宇。成功举办政银保企金融服务大会,30家金融机构省级总部参与推介,11家企业现场签约,初步达成授信金额92.27亿元。“普惠金融”指标位列全市之首,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二是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高标准打造“迎泽数谷”,推进区数字经济总部产业园建设,浪潮集团、上海均和、世纪优优等行业头部企业先后落地。全力培育郝庄商贸e镇,“产业+电商+配套”生态不断优化。助力推进“数字医谷”项目,在引育先进技术和顶尖人才方面持续发力。
三是打造消费升级引领区。成功举办全省第一届零售业高质量发展峰会暨迎泽区打造全省消费升级引领区论坛;推进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建设,不断提升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的服务功能;钟楼街修缮项目二期、1988文化创意产业园、双塔汇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上半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完成465.8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7%,均居全市第一。
7月16日至18日,太原市党政代表团再次赴皖考察,实地观摩了中国声谷、安徽创新馆、京东方等,学习思索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产投基金等创新经验,深度交流碰撞、推进项目合作。所见所闻大开眼界、大有裨益,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更宽、路径更明、信心更足。
问道合肥,我们深刻感到,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加快转型发展,需要前瞻布局的锐利眼力、敢破敢立的改革魄力、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以及善打硬仗的人才队伍。
心动更需要行动、真经要变成真招、合意要变成合作,需要我们借鉴他山之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好成果转化运用的“后半篇文章”。
一是找准产业转型赛道,跑出经济增长“加速度”。围绕加快构建支撑率先转型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迎泽区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锚定数字、金融、消费三个主攻方向,政府领跑,汇集要素,全力打造“1+3+N”产业体系,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1”是基础工程,以科创资源聚集转化为突破,加快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3”是以金融服务创新优化为抓手,加快建设金融核心集聚区;以数字赋能产业升级为重点,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先行区;以恢复和扩大消费为优先战略,引领带动文旅商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消费升级引领区。“N”是围绕生物医药、科创研发、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以高品质产业园区为载体,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服务业大区”向“现代服务业强区”的跨越发展。
二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下好招商引资“先手棋”。企业是市场主体,也是科创主体。今年,迎泽区赴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对接项目35个,成功签约项目8个,项目投资额27.6亿元,其中省域外项目金额27.5亿元。这次在合肥学习考察,参观京东方、晶合集成、视涯科技等智能工厂,大屏上生产数据实时跳动,车间中机械手臂运转不停,给人印象深刻。我们将紧抓省市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的机遇,有效对接国家战略及重点工程,围绕重点产业方向,坚定靶向招商、小分队专项招商、“链主”企业链条招商,步履不息、久久为功。
三是培育创新创业生态,打好要素保障“组合拳”。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方能流长。我们将持续抓好经济工作的“三个要件”,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市场体系建设、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品质提升等重点课题,持续优政策、强供给、促提升,为企业营造发展壮大、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集聚转型发展动能。
时代大潮的每一次涌动,都伴随着变革迭兴、优胜劣汰。合肥的发展不可复制,但行进的规律有迹可循。我们坚信善思考、有远见,敢担当、勇创新,就能够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举目已是千山绿,明朝更展千重锦。我们将按照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太原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作出的部署,持续在推进产业转型发展、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上下功夫,早日使老城区焕发新活力,为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展现迎泽担当,作出积极贡献。(作者:太原市迎泽区委书记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