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好吗
说句心里话,我是个活得潦草的人,一个总把珍贵的记忆丢到风里的人。比如,现在的我已经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那个给了我一生温暖的人、开启我智慧之光的人是谁?想不起来我启蒙老师的模样和姓名,只有记忆深处的一些碎片照亮着我、温暖着我,令我感到愧疚和伤感。所以,我只能默默地称呼他为“老师”!
老师是哪里人我已经记不得了,但是他那一口浓浓的乡音我依然有些印象。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瘦小的个子,脸上经常是胡子拉碴的,一年四季都穿中山装,4个口袋通常是平平展展的,只是左上边的口袋总别着一支钢笔,却从来没有看到过他使用,到后来钢笔帽看上去都有些生锈了。老师平常不苟言笑,很严厉的样子,因此我们都有些怕他,尤其害怕课堂上他手里握着的那把木尺,宽宽的,表面粗糙,仿佛长了刺一般,望过去就有种生痛的感觉。不过,在我的印象里,老师的那把木尺充其量不过是道具而已,最大的功能就是敲击黑板,把我们飞走的思绪努力唤回来,仅此而已。
老师很少体罚我们,但这并不表明老师对我们放任自流。我们的教室和老师的宿舍仅仅只有一墙之隔,加上那时候房子的隔音条件不好,房子这边的动静那边听得一清二楚。老师讲完课通常会回到他的宿舍,留给我们自习的时间。孩子们虽然不敢大声喧哗,却免不了搞些小动作、弄出点意外,所有这一切都很难逃过老师的眼睛。老师在隔墙上挖了一个洞,挂了个小布帘子,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到老师,老师却把我们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好多孩子因此吃了苦头,但是我例外。
小时候,我是个听话的孩子,也是喜欢读书的孩子。每当我写完作业,都会兴高采烈跑到那个洞口跟前,喊一声老师,然后将作业本恭恭敬敬递进去。很快,洞的那边就有了回应,老师掀开帘子,一边喊我的名字,一边递过来一本课外书或者是连环画,都是我非常心仪的读本,我便在同学们嫉妒羡慕的目光里,骄傲地挺着小胸脯,重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多少年以后,我依然觉得那是老师对我最大的奖赏,他为我推开了一扇窗子,又打开了一扇门。
老师经常会让我们相互监督背诵课文,然后进行突击检查。有的孩子会耍小聪明,岂知老师明察秋毫,经常让他们束手就擒。不过,老师的惩罚手段出乎我们的预料。他手里握着那把已经看不出颜色的木尺,却并不惩罚那个没有背会课文的学生,而是让监督他的学生当着他的面,把那篇课文重新背诵100遍。100遍是个什么概念,直到我读大学的时候想起来都有些心惊肉跳。最后的结果是,100遍背完之后,背诵的学生早已口干舌燥,站在一边听的孩子也已烂熟于心,随后老师心满意足,哼着小曲,迈着八字步转过身走了,也不管背后的我们是否相互指责、抱怨。
唯一的一次老师动用那把木尺,是狠狠打了我的手心。
那是一个知了吵得令人心烦的午后。老师午睡刚刚起床,生产队的小队长就来告状,说老师班里的学生成群结队偷摘生产队的苹果。苹果其实尚未成熟,但那青涩的果子早已令孩子们馋涎欲滴。老师让班里的男生站成一排,一个一个挨着“审问”。慑于老师的威严,同学们很快就招了,唯独我“宁死不屈”。老师一连问了我3次,最后一次直接从座椅上跳了起来,可我还是不肯承认自己偷吃生产队的苹果。情急之下,老师让我伸出右手,用那把从来没体罚过学生的小木尺狠狠打了我几下,我的小手很快就肿了起来,红红的。
老师说:“我最不喜欢撒谎的孩子。告诉我,你到底偷没偷队里的苹果?”
我的眼泪禁不住奔涌而出,依然倔强地摇了摇头。
老师突然之间意识到可能是自己错了,脸上的表情逐渐缓和下来。老师让我先到他的办公室门外等着,然后又认真地挨个问了孩子们一遍,这才知道自己办了一桩冤假错案。因为我的确没有偷吃苹果,一是由于我胆小,二是缘于我的家教,我同样害怕过不了父亲那一关。
同学们离开之后,老师把我叫了进去,什么都没说,只拍了拍我的脑袋,把一本《闪闪的红星》塞进了我的手中。我明白,老师是在以这种特殊方式向我表达深深的歉意。
时光如水。转眼之间,我小学毕业已经40多年。40多年来,生活推着我一直向前走,匆忙之中都来不及回头。等到我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回忆过往,却发现我把好多珍贵的东西都弄丢了,包括老师对我的那份深不可及的爱。此时此刻,穿越40多年朦胧的时光,收拾那些残缺的记忆,我只能朝着故乡的方向,轻轻问上一声:“亲爱的老师,你现在好吗?”
潘文军
从未说出口的感激
1993年深秋,我孤身一人,乘长途车来到长治复读。来之前,我对学校一无所知,懵懵懂懂之间,都没来得及看清楚学校的大门,就被带到了校长室,见到了李宽会校长。
当时我只背着个黄布缝补的书包,没带被褥,李校长亲切地问道:“你一个人来的?那你知不知道这里的情况?”我摇摇头,双手紧紧揪着衣角。他叹了口气,想了想说:“学校没有宿舍,也没有食堂,你先住这个里间,不过吃饭得自己解决,我去锅炉房问问,看能不能去火上煮饭。有什么困难,你再跟我说。”
那天晚上,我住在校长办公室。夜幕降临后,整个校园空荡寂寥,此时的我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似乎才有了些许认知,眼泪一滴一滴落下来。也不知过了多久,屋子暗黑,我在床上如婴儿般蜷缩着,不敢发出声音,只隐忍地低声抽泣。
“我想回去。”第二天见到李校长后,我鼓足勇气,噙着泪,低声说。
“你是不是觉得太困难了?”李校长问我:“要放弃复读吗?”
我一时说不出话来,只有眼泪顺着脸颊流淌。李校长于心不忍,轻声道:“我知道你心里的苦,但你去投奔你奶爸,又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复读?”停顿了一下,又挽留我说:“你还小,还有机会的情况下,不要轻言放弃,要不怕苦,克服困难坚持下来才能有收获,咱们先试试,试几天。”李校长温和的声音如一股暖流,汩汩流淌进我的心里。
随后,他让杨树红班主任把我领到了班级,一天又一天,在他的多方关照和帮助下,我竟然坚持下来了。
由于来自落后的小县城,基础水平根本无法与这所全市有名的中学相比,第一次,我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心里别提多沮丧了。李校长知道后,耐心开导我说:“学习上还要多努力,当然啦,也不要太有压力,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优点,学习成绩不一定就决定了一切,不过,努力过,最起码在以后想起来的时候不会后悔,对得住自己。”这番话让我心里一震。一直以来,遇到的老师都在告诫我们要好好学习,只有学习好,才有出路,才能改变命运。李校长诚恳、质朴的话语深深打动着我,也让我豁然开朗。我永远记得那个冷冷的午后,虽然小雨淅沥,我的心情却是从未有过的好。
那之后,李校长还让我写了入团申请书,帮我办理了户口,这一切都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即便温饱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但是坐在课堂上,听着老师授课的声音,我就会忘了饥饿,如饥似渴地接收着老师讲授的知识,认真仔细地做笔记。因为我发现每位老师讲课都很厉害,一次次令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我开始迫不及待地吸收着那些重点、考点、答题的方式方法,学会了深度思考、分析总结。
这是一段毕生难忘的时光,除了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更学习到了人生这个大课题。如火如荼的中考结束后,我到办公室与李校长告别。“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人生之路归自己走。”李校长微微笑着说,目光如炬。而此时的我也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
从那年深秋,到隆冬,到春暖花开,到盛夏降临,我一直住在李校长的办公室。如今30年过去了,很多事情在记忆中已经模糊,可我永远不会忘记李校长的声声叮嘱,叮嘱我关好门窗,叮嘱在校园里住宿的老师和看守门房的大爷照顾我,叮嘱我努力学习……始终不曾因为我的资质平庸放弃我,而是竭尽所能地帮助我,从生活到学习,以至于未来的人生态度。是他,托举了我的人生。甚至我从省城学校毕业回来后,李校长还不时操心我的工作和个人生活,每次见面总要问询。有一天中午,他专门骑自行车拐到我工作的桥北书店,趴在窗玻璃上找我。我一抬眼看见他的面孔,立刻激动地跑了出来。
光阴流逝,又是一年教师节。我知道,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桃李满天下的李校长定然会收到无数祝福和感激,而我也想借此机会表达从未说出口的感激!我敬爱的李校长、我的恩师,遇见您,我的生命才开始了岁月如歌的成长,往后的日子也会一如既往。感谢您赋予我的这笔人生财富,让我的日子过得充盈而踏实,无愧于人生的每一天。
原炜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