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开发区

【看亮点】经营主体“长得好” 转型发展“加速跑”

——运城经开区多措并举推动市场主体量质齐升

  抓服务,贴心高效;抓招商,成果斐然;抓项目,快马加鞭……今年以来,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运城经开区”)围绕“保、增、活、强”四字诀,多措并举推动经营主体扩数量、提质量、增效益、优结构,为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决胜高质量发展新战场提供了坚实的实体支撑。
  截至9月底,运城经开区新增经营主体6046户,其中企业1635户、个体4411户;培育“四上”企业3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规改股”企业1家,“股上市”展示板10家、晋兴板2家……
  市场主体量质齐升,发展成绩鼓舞人心。在运城经开区采访,时刻都能感受谋变求变、快速推进的“速度与激情”。

营商环境按需定制
政务服务贴心便捷

  “你看,新厂区办公楼粉刷一新,再过一个月新厂即可投产,正赶上明春的销售旺季。”10月23日,望着眼前的厂区新貌,山西河东雄风农机有限公司的员工们激动万分,“政府的‘四证同发’审批服务真给力!”
  今年以来,运城经开区认真落实省、市有关市场主体提升年的行动部署,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驱动创新发展产业升级,不断吸引投资目光。
  根据项目需求定制流程,运城经开区创新推出不动产证、用地规划证、工程规划证、施工许可证“四证同发”项目审批服务模式。一般工业项目,以项目拿地时间为基准,集成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模拟审批等改革措施,实现项目拿地后3个工作日内同步取得所有开工前期手续,项目审批时限提速90%以上,真正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交地即发证”。
  按照要素需求定制服务,不断拓展全代办服务广度和深度,构建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真正实现企业商户办事“零跑腿”。截至目前,已为2600户经营主体提供全代办服务。
  根据企业需求顶格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政策,全力解决企业商户各类“急难愁盼”。组织356名服务专员,建立“领导包面、专班包链、部门包点、专员包企”四级包联服务机制,围绕助企纾困、主体培育、技改扩能、人才引进等方面内容,常态化入企服务;全力打造“开心办”政务服务品牌,持续深化“证照分离”、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企业开办“一网通、一窗办、半日结、零成本”。
  精准对接市场主体发展所需,大力实施金融助企工程。开展“银企对接早春行”活动,11家企业与银行机构现场签约授信12.61亿元;“两不一欠”专项治理,兑现招商承诺7087.17万元,落实各项奖励13437万元,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3664.02万元。

筑巢引凤建链引商
产业项目加速落地

  亚新科、清控科创、正威新材料……项目建设的滚滚热潮,彰显着招商引资的勃勃生机。
  “强化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是开发区推进经营主体培育的重要途径。”运城经开区行政审批局杨军林说。围绕产业布局,运城经开区使出浑身解数,为各类经营主体倾力搭建宽松优质、集聚创新的发展平台。优质项目落地加快,发展动能加速汇集。
  聚焦汽车装备制造、铜基新材料、绿色建材、信息技术、轻工食药、商贸物流等主导产业,运城经开区“十二种”招商方式组合施展,火力全开。今年开始,共成功招引32个项目落地签约,签约金额228.84亿元,24个项目签约当年即开工,新开工固投项目计划投资金额达26.32亿元。
  市区东北,具备年产2万辆新能源商用车和1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能力的大运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形象已成。相邻不远处,由清控科创投资50亿元、用地775亩打造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一期近5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也已交付使用。
  依托大运新能源汽车省、市、开发区三级“链主”企业优势,大运新能源汽车自动化生产线升级项目、卡乐仕智能洗车装备制造项目、亚新科精密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创大汽配新能源汽车整车线束智能生产线项目、余姚万国机械汽车零部件模具制造项目等总投资近25亿元的8个新能源汽车上下游关联配套项目相继开工。
  61个实施项目总投资155.97亿元,其中23个总投资46.98亿元项目已经落地开工,16个总投资37.75亿元项目业已投产。

分类施策梯次培育
做优做强经营主体

  8月5日,一场特殊的培训奖励会在运城经开区市场监管分局召开,150余名有“个转企”意愿的个体工商户和已经成功转企的个体工商户学习了银行优惠政策、合同法、线上平台打造等内容。2023年成功“个转企”的18户市场主体,高兴地领到了4200元奖励金。这样的“个转企”培训班已举办3期,共培训660户市场主体。
  “经营主体光‘多’还不够,关键在于‘优’、在于‘强’。”运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自成说。运城经开区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帮扶作用,分类施策,大力促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推动各类经营主体做优做强。
  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加大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及时兑现“个转企”奖补,坚决落实税费、房租减免等政策,全力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活下去、强起来。截至目前,培训个体工商户500户,成功“个转企”42户,“小升规”企业4家。
  鼓励中小型企业走“专精特新”路子。坚持动态管理、梯次培育,引导民营中小企业在开发新产品、应用新工艺、发展新业态上下功夫,强化融资、用地、用能、环评、人才、科技等方面扶持力度,全力支持一些“好苗子”加快成长为“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截至目前,培育“四上”企业3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
  帮扶龙头骨干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坚持要素资源向骨干企业和关键环节聚集,鼓励企业通过股权合作、兼并重组等方式强强联合,借助“科技+金融”的强大力量,促进其不断提高资源配置能力、经营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规改股”企业1家、“股上市”展示板10家、晋兴板2家。
  虚宾席以待客,敞邑门以驰骧。运城经开区正全力以赴,奋楫而行,以量质齐升、活力丰盈的经营主体,推动开发区高质量转型发展。

张海鹰 卫国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0-25期

  • 第2023-10-24期

  • 第2023-10-23期

  • 第2023-10-22期

  • 第2023-10-21期

  • 第2023-10-20期

  • 第2023-10-19期

  • 第2023-10-18期

  • 第2023-10-17期

  • 第2023-10-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