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有力监督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面建设清廉山西】为企业减负 为发展赋能

  今年7月和10月,省纪委监委分两批公开曝光13起破坏营商环境典型问题;3月,长治市纪委监委连续三批公开曝光9起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同月,阳泉市纪委监委、晋城市纪委监委分别公开曝光党员干部破坏营商环境典型问题……今年以来,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持续释放以精准监督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强烈信号。
  利剑高擎的同时,正向效应日渐厚积成势。“过去办手续跑断腿,现在政府主动来帮忙,从受理到拿证仅仅跑了一趟、用了一个工作日,就拿到了项目施工许可证。”日前,在垣曲县政务服务大厅,拿到项目施工许可证的刘先生感慨地说。这些“加速度”的转变离不开该县纪委监委的蹲点督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省纪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对围绕省委关于创优营商环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等方面政策举措强化跟踪问效提出明确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责定位,坚决查处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亮明严的态度
对破坏营商环境行为“零容忍”

  “我胆子越来越大,累计金额越来越多,从开始摒弃思想防线,到感觉顺理成章,再到麻木不仁,直到后来我越陷越深,走到了今天违法犯罪的道路。”大同市天镇县自来水公司原经理张某某回想起自己腐化堕落的心路历程,后悔不已。
  在大同市开展的治庸、治懒、治散、治慢、治乱、治浮“六治”作风大整顿中,一些徇私枉法、作风不良、破坏亲清政商关系的党员干部被严肃查处。今年以来,大同市纪委监委以推动省专项检查反馈135个问题和市专项检查发现306个问题整改为契机,部署开展护航营商环境“清风行动”,在媒体公开公职人员涉企服务“十严禁”,发现处置问题107个,处理处分161人。
  一个地区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近年来,我省围绕“三无”“三可”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狠抓营商环境3.0版改革落实,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证照分离”“一业一证”等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明显提升。但也要清醒看到,一些影响营商环境的不正之风依然顽固多发,对此必须予以坚决查处,打通影响营商环境的梗阻。
  吕梁市原副市长杨巨才违规经商办企业,利用职务便利干预插手市场经济活动破坏营商环境;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原二级调研员王吉明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企业钱款;忻州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创业指导科原负责人孙树林在创业担保贷款资格审核过程中“吃拿卡要”;泽州县周村镇水管站站长张强、南片供水站站长郭晋峰违规收费加重企业负担……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并及时通报曝光这些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件,持续释放严的强烈信号,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以精准监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通报的案例中,有的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违规经商办企业、以权谋私,严重破坏营商环境;有的纪法底线失守,滥用权力、吃拿卡要,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发展;有的贪欲极度膨胀,不择手段为个人谋取私利,损害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有的权力运行脱轨,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牟取非法利益,损害公平竞争环境。
  党员干部能否做到清正廉洁,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地运用权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直接影响整体营商环境、整个高质量发展大局。盐湖区纪委监委向各职能部门印发《运城市盐湖区整治“吃拿卡要”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坚决纠治破坏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汾西县纪委监委全面梳理2021年以来损害营商环境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建立工作台账,对未办结线索进行清仓起底,实现包干清零。绛县纪委监委将10个乡镇纪委、15个派驻(派出)纪检监察组、16个内设部室、2个县管学校、医院纪检组分别编入“6个兵团”,实行“兵团作战”模式,今年以来公开通报曝光4案8人。
  “对问题的严肃查处,充分体现了省委、省纪委监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对破坏营商环境行为‘零容忍’的坚决态度。”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市场主体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破坏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加大明察暗访、督导问责、案件查办、通报曝光力度,以监督执纪问责成效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强化警示震慑。

围绕重点领域强化监督
以作风之变引领环境之变

  “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承担着政务服务改革、行政审批改革、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见证等重要职能,行政审批权力高度集中,廉政风险隐患也更加集中,必须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筑牢防线、守好底线、不碰红线。”近日,曲沃县纪委监委在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召开优化营商环境集体约谈会。
  落实主体责任“履责谈”、干部提拔调整“任职谈”、年节假期“节点谈”、重点工作“岗位谈”、苗头性问题“提醒谈”,曲沃县纪委监委强化监督第一职责,抓早抓小,通过约谈常态化,把对营商环境的监督管理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围绕“国之大者”,做实政治监督。优化营商环境是关系“国之大者”的重大决策部署,纪检监察机关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政治监督台账,聚焦“放管服”改革、减税降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实助企纾困政策等方面,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在护航营商环境“清风行动”中,大同市纪委监委开展15个专项监督。聚焦法治环境,督促公检法部门加大对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保护力度,推动在全省率先编制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121项;聚焦政务环境,督促审批部门简化审批程序,为新增企业提供“半日结、零成本”服务;聚焦人文环境,督促规范“亲”“清”政商关系,分类梳理编制服务企业事项清单;聚焦要素环境,督促各开发区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提升土地审批效率,推动解决耕地指标108亩。
  瞄准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关键处,太原市万柏林区纪委监委重点纠治审批流转环节“吃拿卡要”和不作为、慢作为,雁过拔毛、“小鬼难缠”及阻碍政策落地、影响发展环境的问题,把监督“探头”架到营商环境第一线。
  强化政治监督、优化营商环境,必须紧盯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顽疾,持续重锤敲打。灵丘县纪委监委把“关键少数”和年轻干部作为监督重点,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四提”政治谈话,探索建立年轻干部管理“三清单”,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应县纪委监委重点整治“躺平”式干部,紧盯工作中层层加码、麻痹松懈、任性用权、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科学精准靶向整治营商环境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纪检监察机关站在全局的高度纠治影响营商环境的作风问题,反复抓、抓反复,把严的态度亮出来、高的标准立起来、硬的措施落下去。

激浊、扬清、固本一起抓
推动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在你们走访后,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就深入企业了解情况,针对企业用电问题,经多方沟通寻求解决路径,不到一周就拿出了解决方案,为我们开设了用电绿色通道,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这样的营商环境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芮城县纪委监委惠企纾困行动中,宏光医玻企业用电问题得到解决,企业负责人向回访的干部由衷地说道。
  不止在芮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政策落实、涉企服务、行政审批、监管执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监督发现和案件查办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原因,精准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督促推动有关职能部门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优化治理、正确用权,推动职能部门查找并堵塞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漏洞,保障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新官不理旧账”不仅是政绩观出了问题,更破坏营商环境影响发展。省纪委监委聚焦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国有企业存在的“两不一欠”问题,在全省部署开展治理“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专项行动,要求从今年起到2025年底集中攻坚、深入治理,之后转入常态治理。专项行动有力回应了群众愿望诉求和民营企业热切期盼,得到了广大民营企业的支持与点赞。
  临汾市纪委监委主动对接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监督专线线索,为接收的投诉举报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建账管理,对案件暴露出的制度缺失和监管漏洞,通过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提醒函等方式,督促有关单位规范决策、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垣曲县纪委监委督促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帮办代办、企业服务专窗、重点项目“会客厅”等服务平台,为项目手续办理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保姆式服务。霍州市纪委监委向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下发《关于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有关问题的监察建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清理“应进未进”审批事项,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规范审批流程,依规签发补正通知,严格落实“一窗受理”制度,以纪法刚性约束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制度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查’不是目的,‘改’才是关键,要着力发现个案背后的行业性、系统性风险隐患,推动职能部门查找并堵塞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漏洞,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让企业和群众受益。”

本报记者杨文俊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0-31期

  • 第2023-10-30期

  • 第2023-10-29期

  • 第2023-10-28期

  • 第2023-10-27期

  • 第2023-10-26期

  • 第2023-10-25期

  • 第2023-10-24期

  • 第2023-10-23期

  • 第2023-10-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