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省志愿服务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围绕助老助残、大型赛会、扶贫济困等,广泛开展服务活动。省人大代表魏超通过调研发现,志愿服务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魏超指出,志愿服务工作中主要存在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和保障、志愿组织管理不完善、社会认知不足等问题。他说,志愿服务经费来源基本靠捐助、会费以及其他组织援助,由于经费、场地条件的限制,志愿服务活动很难高质量、经常化地开展。很多志愿服务工作存在“重服务轻管理”现象。志愿者空怀满腔热情,但由于缺乏对组织及工作的了解或没有相关工作经验而无法胜任其工作。此外,社会上很多人对志愿组织、志愿活动、志愿者等概念不了解,仍旧停留在“志愿服务就是学雷锋活动”这个层面上,有些志愿者甚至被少数服务对象当成“免费劳动力”。
针对调研情况,魏超认为要加大对志愿服务组织的财政扶持力度,完善筹资渠道,建立起志愿服务统筹协调机制,不断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他建议,各级政府要设立志愿服务专项保障经费,并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在完善政府购买志愿者服务的基础上创新资金筹资渠道,通过多种形式的企业赞助、社会募集,形成“财政拨款+基金资助+社会赞助”的稳定的经费保障来源。通过建立志愿服务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督促检查,规范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倡导广大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等积极加入志愿服务组织,进一步优化志愿者队伍人才结构。
魏超表示,一定要加强宣传力度,让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得到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可以建立多层次、多样式的志愿者表彰奖励制度,把提供志愿服务与享受国家福利政策、补贴、晋级、升学、求职、公共设施等服务结合起来,从而使志愿者服务成为“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储蓄,鼓励和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本报记者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