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践悟

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同时,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长期以来,高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大思政课育人体系,丰富大思政课活动载体,建设思政育人空间,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思政课,要牢牢把握高校青年学生这个关键群体,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上把道理讲深,学理分析透彻了学生才会信服,真理的力量才能感召学生。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理论教学上积极思考,创新教学方法,认真学习理论,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只有教师自己对党的理论精髓要义有了准确科学的把握,才能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把道理讲透,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要做到从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从教学体系转化为价值体系,把教学内容置身于大时代,带学生走出去和把案例引进课堂。思政课要坚持问题导向,把理论和具体实际相结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善用身边的鲜活资源,将道理和事实相结合,及时了解学生关注的问题,及时回答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中的困惑,及时回答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探索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第一,完善网络学习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方式,建设在线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学生们实现线上学习提供即时化、碎片化资源,有效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后教学的延伸,科学解决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自主化问题。第二,尝试多主体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上从“讲”的主体解脱出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思政课教学,不仅老师是讲课主体,学生也是讲课主体;不仅学院领导是讲课主体,社会精英贤达也是讲课主体。这样做,更有利于拓展思政教育教学的视野,丰富思政教材与内容。第三,创新课堂评价机制。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落细落实,实现“教”“学”相长。教育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更是一个建立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践的过程。比如有的高校开展青年“百日成长计划”,培植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学习骨干等活动,将这些课堂延伸实践活动列入学生考核评价机制,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政课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改变学风,使青年大学生学道、悟道、践道、守道和传道,实现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
  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具有很高关联性,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师生共建社会志愿服务机制。要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使学校培育与社会教育互通有无,相得益彰。要用好用活各种资源、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升育人效果,要促进志愿服务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有机融合。社会是广阔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学校可以成立由教师与青年大学生共同组成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协会。学生志愿者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让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走进社区、走进孤儿院、走进养老院这些社会公益机构,通过实实在在为社会做一些具体的服务,将理论知识同社会实践相结合。青年学生只有融入社会,把自己置身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才能真正的成长。第一,学校家庭企业协同育人。高校在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上,应积极尝试把学校、家庭、企业三方联合起来协同育人。要建立学校与家长互动的平台,积极推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要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中注入思政元素,为企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第二,建好用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是连接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重要平台。搭建好思政课的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需要社会多方联合共同努力。有的高校积极主动与各地的党史馆、红色教育基地、英雄纪念馆、企业实践基地等社会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尽可能为学生多提供校外的实践基地。在建立实践基地的过程中,完善基地的管理工作,建立多种形式的保障机制,在思政课的校外实践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两个课堂”相互联系、关联互动,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法。我们要科学把握思政课的本质特征,善用思政课的丰富资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作者:山西药科职业学院 白婷婷)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06期

  • 第2023-11-05期

  • 第2023-11-04期

  • 第2023-11-03期

  • 第2023-11-02期

  • 第2023-11-01期

  • 第2023-10-31期

  • 第2023-10-30期

  • 第2023-10-29期

  • 第2023-10-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