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家住汾河边

  从我居住的广电小区出发到汾河公园,仅需短短几分钟。说近在咫尺,真不过分。日日行走在汾河边,对于它的“一举一动”,我都格外关注。特别是今年,有关汾河的节目、文章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媒体上频频出现,《诗意汾河·音诗画晚会》精彩上演,九旬老翁诗词颂汾河的真情让我感动;雁丘园建成开放的消息,让我喜上眉梢;央视《新闻直播间》把汾河太原城区段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美丽的景色、游人的笑容,更让我自豪。
  汾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历史源远流长。其船运史更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秦国派出庞大的运粮船队,从渭河转黄河再入汾河,沿途八百里,浩浩荡荡,驶入晋国都城绛州,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泛舟之役”。时光荏苒,1963年,政府调运船队经汾河将粮食运往河津,成为汾河历史上最后一次壮观的船运。此后的汾河不再有水路运输活动。
  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由于各种污染日渐严重,波光粼粼的汾河变成臭气熏天的污水河。70年代中期,我到山西财经学院上学。这里离汾河不远,我常和同学们结伴去汾河边。这时的汾河流量不大、污染严重,走近后,股股浓臭直穿鼻孔。同学于永强天生一副好嗓子,又爱唱山西民歌。当唱到“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旁”时,她停了下来高声说道:“大家看看,汾河怎就成了个这样子?”同学们都默不作声。
  倒是汾河两岸高低不一、铺青叠翠的茂草,引起了我们几个男同学的兴趣。这年暑假,我和薄存楼、陈梦龙决定假期不回家,到汾河滩割草。经我们院一位叔叔介绍,我们把每天割下的空心莲子草、沙蓬、马齿苋、灯笼草等,分别送到住在旱西门、后营坊的养驴运输户家中。半个多月下来,每人挣了30多元钱。我们先是到“认一力”饺子馆美餐一顿,陈梦龙跑到五一大楼买了件雪白的“的确良”衬衫,穿上新衣的他美得合不拢嘴。
  弹指一挥间,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我调到省城一家新闻单位工作,单位就在汾水西岸。当时我家还在河东,每天上班需要过桥。这个时期,太原市只有迎泽大桥和胜利桥(老太原人称“新桥”)。我省著名诗人文武斌曾写过一首赞美胜利桥的诗:胜利桥呵胜利桥,紧紧束住汾河腰。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1988年,南内环桥建成;1992年,漪汾桥建成,百姓的生活便利了很多。多少回,我骑车或步行从桥上路过,但眼前的汾河始终是一副凄凉的模样。我久久伫立桥上沉思:龙城年年展新姿,汾河岁岁依旧貌。水浊干枯遍野草,凄惨现状何时了?
  2000年金秋,太原汾河公园一期工程终于完工并对外开放。当把万家寨引黄工程引来的幸福水引入汾河,它一路撒欢,由北向南漫过了太原市上兰村的漫水桥,漫过了几近干枯、污水横流、杂草丛生、臭气熏人的河道。沿途两岸的新老太原人,纷纷走出家门,把最美的汾河壮景观看。金秋明灿的阳光下,汾河平滑如镜、波光粼粼,宛如一条银光闪烁的巨龙游过,密匝匝的观景人无不啧啧赞叹!翘首渴盼了近30年的我,站在漪汾桥上心潮澎湃!
  时间稍纵即逝,转眼,汾河公园都已经建成20多年了。我也从当年的热血青年,即将跨入古稀之年。
  这些年,寒来暑往,风雨无阻,我常去公园打卡健身。前些年是靠腿,后来公园建成了自行车道,我骑上自行车在红色车道上惬意前行。从漪汾桥出发,往北,胜利桥、北中环桥、摄乐桥、汾河四期工程、新落成的雁丘园……往南,迎泽桥、管道桥、南内环桥、长风桥、汾河人家……途中的景点,我不但熟络,更迭印心坎。偌大的公园里,我尽情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一年四季、季季不同。清凌凌的汾河水,定格在我的手机中;曲径通幽的小路上,洒下我晶亮的汗珠;汾河岸边的芦苇,记录下了我的声声呐喊;更有那叫不上名来的鸟儿不时吟唱,如乐曲般动听!
  住在汾河边,见证汾河的巨变,是我的幸运。

李栓林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7期

  • 第2023-11-26期

  • 第2023-11-25期

  • 第2023-11-24期

  • 第2023-11-23期

  • 第2023-11-22期

  • 第2023-11-21期

  • 第2023-11-20期

  • 第2023-11-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