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奋斗者 正青春】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山西“后生”鲍捷:让“量子点”造福家乡

  量子点,一种纳米级别的半导体材料。其独特的发光效应、超强的传感转化能力、超高的稳定性,正在掀起一场光电新革命。一个多月前,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正是授予了“量子点的发现与合成”。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一个山西“后生”与此密切关联、渊源颇深。
  获得此次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科学家之一的巴文迪教授是他的导师。博士后研究阶段,他参加的正是巴文迪的量子点研究课题组;2015年7月,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他与巴文迪共同在英国《Nature》(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基于胶体量子点纳米材料的光谱仪》,首次公布了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研制出全球首台高性能微型“量子点光谱仪”。他,就是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鲍捷。
  “我在太原出生长大,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上月,记者见到了正在晋城市考察交流的鲍捷。背着双肩包,一脸温暖的笑容,眼前的他分明是一个邻家大男孩。而事实上,这个39岁的山西“后生”早已满身光环。
  22岁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26岁取得美国常春藤盟校布朗大学博士学位。29岁完成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回到清华大学任教,并建设国内首个量子点光谱传感器实验室。31岁发明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32岁创办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并兼首席科学家;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十二五”突出贡献优秀人才,获得饶毓泰基础光学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教育部青年科学奖、中国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技产业化一等奖……
  才学卓著、成就斐然的鲍捷,更有着一颗科技报国的拳拳之心。致力于服务国家生态安全,鲍捷将技术成果转化的第一个方向放在智慧环保上。2018年,他的首项研发成果在水环境监测领域诞生。基于量子点光谱传感芯片技术的“芯禹®水环境监测终端”,将原来体型庞大的设备缩小至只有普通暖瓶大小,让原来只能靠人工取样、在实验室才能完成的水质光谱分析变成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同时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光谱数据精准实时采集传输,从而形成一套智慧化水环境监管系统。这项领先全球的技术成果研发成功并实现商业化落地,被迅速投入到国家“长江大保护”、北京市“水环境侦察兵”等重大项目上,并作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新科技示范项目推广。
  始终牵挂家乡,心系家乡发展,工作繁忙的鲍捷一有时间便回到山西,推动相关技术成果造福三晋。
  “这么好的水环境监测技术,我们能不能尽快用上?”“山西老家始终都是我心中的优先选项,现在许多地方已开始推进落地。这次来就是了解实际需求,研究针对性的方案,相信很快就能落地运用。”“量子点光谱技术还能用在什么地方,鲍教授有什么计划?”“相当于千倍级别地缩小了传统光谱仪的体积,量子点光谱大大拓展了光谱的分析范围,不仅能极大方便我们的生产生活,保障提高产品质量,更可以帮助我们探索更多未知领域。未来,我们将推动科学探测、物质图谱大数据、AI、深度学习等技术在科学识别、智能探测领域的深入应用,用光谱数据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打造全新赛道。”与晋城市主要领导座谈,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交流,前往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光机电产业园区调研,在晋城一天的考察行程里,鲍捷马不停蹄、热忱满满。
  “相关配套条件成熟,环境政策优越丰厚,发展成果令人瞩目,我们晋城、山西发展光机电和数字产业大有可为。”深入到晋城光机电产业研究院等地考察后的鲍捷十分高兴,“我的研究和家乡的产业转型发展方向十分契合,真心期待能在家乡开展研发转化,一起把技术成果做大做强,让量子点光谱高新科技造福家乡、照亮未来。”

本报记者王天晓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02期

  • 第2023-12-01期

  • 第2023-11-30期

  • 第2023-11-29期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7期

  • 第2023-11-26期

  • 第2023-11-25期

  • 第2023-11-24期

  • 第2023-11-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