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互联网正在催发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的深刻变革。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发展,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构建融合发展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是媒体融合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党报党刊要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发展网站、微博、微信、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媒体,积极发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的新闻信息服务,实现新闻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推动党的声音直接进入各类用户终端,努力占领新的舆论场。
任何媒体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变革,印刷术产生了报纸、卫星技术使广播电视成为可能、互联网技术催生了新媒体。每一种全新的媒介诞生,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都开辟了一条新的交往方式。随着媒体融合的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
产经新闻报道基于对某个产业的深度剖析,帮助读者形成行业发展趋势的理性判断,能够凸显产经新闻的前瞻性、预判性。与其他类型新闻报道不同,产经新闻着眼于产经行业的宏观、微观发展格局,从全方位透视行业发展的市场需求、运行规律、行业变动,被称为经济发展情况的“晴雨表”。所以,产经新闻报道的受众面较小、内容专业性强,面对新的媒体传播语境,抓住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显得格外重要。
产经新闻报道的内容主要围绕生产、安全、效益、创新等层面展开,想要把产经新闻写好、写深、写透、写活比较困难。与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等比较,产经新闻涉及的大多是专业领域,报道中常常出现一些比较专业的词汇和大量数字的罗列,如果缺乏通俗、形象、生动地解释,阅读起来难免枯燥乏味。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媒体融合造就了一大批碎片化阅读的读者,长篇累牍的文字信息与讳莫如深的专业词语很难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读者的阅读时间被大量碎片化信息所占据,这就要求产经新闻需要根据媒体环境的改变而作出相应的行动。
表面上看,媒体融合建构了一种多媒体形态,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区隔,整合不同媒体之间的优势。但实质上,媒体融合更是一种运营模式,一种科学方法,一种思维模式。从新闻文本的运作形态去思考媒体融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一方面,媒体融合意味着一个媒体机构应该学会多介质运作,以往媒体结构多以单一介质结构进行运作,如报纸以文字为主,电视台以声音画面为主,电台以声音为主,媒体融合则彻底打破了介质之间的壁垒。所以,必须要学会在多介质之间进行反复切换。产经新闻报道要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多种表现方式灵活多变地联结起来,实现从单一介质到多介质的动态传播。另一方面,媒体融合除了传播介质、技术形态的融合,还有组织机构、思想、文化之间的深度融合。表面形态上看是多渠道、多形式的文本形态整合,但更为重要的是转变媒体从业人员的编辑思想。媒体从业人员要从过去单一介质的编辑思路转变到多介质编辑的思路,根据不同介质的特点对文本进行编辑。
媒体融合赋予新闻媒体重视数据挖掘、获取和处理。数据新闻的重要特征是用数据作为信息表现的主要形式,且数据呈现并非是数字的简单罗列,而是转化成丰富形象、容易理解的图表。对于产经新闻报道而言,最适用于数据新闻报道,产经行业每天都在和大量行业数据打交道,销量、产量、市场占有率、收入、成本、增长率、需求量等数据是产经新闻报道内容的常态。尤其在媒体融合时代,随着媒体数量的激增、媒体渠道的增多,数据的可视化势在必行。产经新闻报道可以充分发挥媒体融合的“一图顶万言”的多媒体传播优势,调动视觉、听觉神经进行信息传递。将产经新闻报道中数据信息转化成图片、图表、视频等视觉化表述形式,不仅丰富信息呈现方式,而且增强感官冲击,同时有助于降低理解难度、提升传播效果。
媒体融合语境下,信息爆炸所引发的信息传输速度、信息载量都史无前例。信息科技不断冲击着每个人获得信息资讯的方式,社会传播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但是,无论传播方式怎样变化,内容生产始终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提供优质内容都是媒体传播的重中之重,是吸引读者、维持生存的第一要素。在报道视角和深度上谋求突破,创新报道视角,对新闻作出独有的解读分析,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对于产经行业发生的新闻事件,读者往往在第一时间内就能获得动态信息,但读者往往想看的是深度分析,从报道中解读新闻隐藏的价值和信息,提供最独特的解读视角。独家视角的提炼选取可以从产经端向消费需求端进行转移,抓住读者需求热点,从读者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的问题中捕捉新闻线索,让产经新闻报道与读者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离读者越近越能获得关注度。产经新闻报道深度可以围绕主题将具有共同点的几篇报道进行组合报道,在新闻版面上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形成一定的报道规模,从而增强报道的关注度、吸引力。(作者:山西日报工交部 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