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副刊

讴歌有志青年 谱写生命亮色

——写在舞剧《那一抹红》首演之际

  盼望着,盼望着,舞剧《那一抹红》即将首演于阳泉记忆·1947的舞台上。
  一出戏能搬上舞台,可以说是创作者快乐的天花板了,那一个个看似静止的文字倏忽之间就变成了舞台上一个个闪动跳跃、鲜活有趣的精灵,他们是一群有着生命的、冒着蓬勃朝气的活生生的“人物”,一言一语、一动一做、一颦一笑中不由让我们心之动容、潸然泪下。说到这出舞剧,两个关键词怦然而出,手指敲打在键盘上,落在纸上的“记忆”与“红色”。

记忆

  好像冥冥中天定,舞剧的首演定于阳泉记忆·1947。一个关于记忆的故事架起了两者之间时间的天然桥梁。
  舞剧《那一抹红》的创作主旨植根于黄河文化深厚内涵,选取阳泉本土题材平定红育口学校“山乡人民教师张瑾瑶”的真实故事,以他“扶贫先扶智”的教育和办学理念,开启了一个落后、贫困时代下的文化启蒙,以不屈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彰显和弘扬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和不畏牺牲、一心为民的崇高精神。
  广播剧的背景也是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阳泉记忆·1947建立了异曲同工的时代记忆。当你走进阳泉记忆·1947的大门,那些与时代印记有关的故事就会扑面而来,在你还来不及梳理自己的思绪的时候,整个人就沦陷到时代的光影里,你不由得跟着哭、笑、叫、跳,跟着激动、悲伤、兴奋、欢悦,跟着拥抱、诉说、讲述、回忆,各种不可能出现的人物行为在这时都有了合理存在的可能。我觉得人最不该做的事情就是忘记,因为记忆让人成长。而就在这记忆的当中,一个闪亮的名字——张瑾瑶就出现在那里。记忆的高度重合,让我们在走近这个人物的时候就有了足够的心理基础和情感冲动,当广播剧里的声音随着电波流淌出来的时候,那个“张瑾瑶”就欢快地奔向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时代记忆建立起崭新、独特的链接,与我们每个听众共生、共感、共知。戏剧与记忆的高度契合,塑造了阳泉的独有记忆,一部剧的魅力就是这样光芒四射、润物无声。
  戏剧是虚与实的结合,是艺术的高度凝练与概括。舞剧选取当代人视角视点,多时空场景切换,以“95后”大学生王璐在红育口学校支教后去与留的纠葛与矛盾,以张瑾瑶妻子秀珍和王璐的讲述和回忆为切入点,通过回乡办校、被打风波、夫妻同心、育林养学等戏剧情节,生动刻画了张瑾瑶一心办学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动人故事,讴歌了新一代有志青年立志家乡建设、谱写生命亮色的辉煌篇章。可以说,这样的戏剧情境和故事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共鸣、共振。
  舞剧《那一抹红》是阳泉迄今为止第一部完整、大型的舞剧,用这种独有的记忆在阳泉记忆·1947舞台上的呈现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城市的敬畏。

红色

  每一部戏剧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属性追求,要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完成自身的审美表达,从而呈现向上、奋进、深入人心的精神诉求。而作为舞剧这一戏剧样式,它的要求和表述却有着自己固有的方式,用独特的肢体语汇表明自己的审美意涵,然后迸发出乎于意外的惊人效果。如果说用一个词概述这出舞剧独特属性的话,那就是红色。
  阳泉有着悠久的红色历史文化内涵,“中共创建第一城”就是其最亮眼的标签。在巍巍的狮脑山上,百团大战的辉煌就如昨日那般耀眼、清晰。因此,“红色”就成了这个城市的底色,在历史的进程里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张瑾瑶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做的事都是微小的、平常的、再普通不过的。他是一个退伍军人,因为当兵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内心充满着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他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报效对党的忠诚。所以,他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那个偏远而又艰苦、几乎没人想去的地方。其实,他的想法很简单,他就是想让村里的孩子有学上、有书念,让村里的人能识字、有文化,在这基础上,让大家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而这样朴实无华的精神追求和目标,也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舞剧《那一抹红》于我来说是一个探索,更多的是学习和感悟。在舞剧的排演过程中,我有了更深的心得和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二。
  一是从无到有。
  舞剧剧本的创作相比于其他的戏剧剧本来说,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舞剧是肢体表演艺术,长于抒情,拙于叙事。也就是说演员在舞台上不能说话,只能通过自己的身体表演来讲述和表现。这就使得编剧在创作的时候有了更多的局限和要求,我们不能设置繁复的故事、多情节的转换、多重的人物关系等,因为这样会破坏舞剧的戏剧情境,容易让观众陷入对故事的理解和评判,从而弱化演员舞蹈语汇的表演和诉求。
  因此在一开始构思的时候,就舍弃了很多好看、动人心魄的情节,而是紧紧抓住张瑾瑶“一心办学”这一戏剧事件展开故事,选取了当代大学生的独特视角进行描摹,打通现代与那个时代的脉络链接,从而让现代观众能够很快融入那个特定情境,建立精神世界的共通,走入人物的内心,产生情感上的共识。
  二是从有到无。
  舞剧剧本创作完成了,要实现从文学脚本向舞台演出的转换,实现文字向舞蹈语汇的转换,实现从静到动的转换,实现音乐、舞美、服装、道具等的完美、高度、和谐统一。
  在舞台呈现阶段,经历了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故事有了,人物有了,情节有了,场景有了,这些在文本中合理存在、循序推进戏剧进程的重要元素,在导演排舞蹈的过程中,忽然就有了或多或少、忽有忽无的变化。有时候一段文字表述的场景,演员的几个连续肢体动作一出来,豁然间就有了神采,丰沛的情感奔涌而出,此时忽地就感觉到了语言的无力,感受到了那发自身体的动作的震撼、强度。直到那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肢体的力量,那种力量可以直抵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就这样,随着舞蹈的设计、排练,跟着音乐的起伏变化,一场场、一段段有着独特神韵的舞蹈新鲜出炉,板凳舞、炕头舞、马灯舞、斗狼舞等一个个好看的群舞喷薄而现。我想这就是集体创作最难能可贵的事,也是创作更多优秀作品的可能性的来源,让人对舞台艺术创作的未来心怀希望。
  作为第一部首演的舞剧,可能会有一些不足,会有一些遗憾,会有一些感慨,会有一些希望,这些就像是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经历,我们会承认、接受、吸收,并使它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在接下来的演出实践中逐步改进、提高、完善,奉献给大家一部阳泉本土、本色的舞剧盛宴,让大家在艺术的氛围里感受那一抹红带来的无尽魅力。
  那一抹红,在舞者的心中。
  那一抹红,更在阳泉每一个人的心中。
  致敬!那永远的一抹红!

赵晓丽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1-04期

  • 第2024-01-03期

  • 第2024-01-02期

  • 第2024-01-01期

  • 第2023-12-31期

  • 第2023-12-30期

  • 第2023-12-29期

  • 第2023-12-28期

  • 第2023-12-27期

  • 第2023-12-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