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县域

阳高:改出沃土良田夯实粮仓根基

  1月11日,阳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仓雄与记者一见面,便分享了自己的喜悦:“通过良种、良技、良法等协同发力,去年粮田面积、质量双双提升,为全县粮食生产夯实了基础。”
  该县坚持整建制推进,抓好关键技术应用,打造高标准粮田。通过建设玉米单产提升40万亩项目区,打造1个万亩片、10个千亩方,整体辐射带动38万亩,项目区玉米最高亩产达1149.94公斤。通过推广膜下滴灌节水技术11.7万亩,全县“吨粮田”面积达到15万亩。同时,推广“一喷多促”社会化服务40万亩,促进玉米亩均增产10公斤以上,为粮食增产创造了基础条件。
  “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顺畅地将水和肥料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肥料流失,提高水的利用率,每亩玉米能增产近100公斤,实现了节本增效。”正峰涧村种粮大户张平介绍,省市县专家组去年在他的玉米示范田测产,亩产达1063.16公斤,比前年增加150公斤,同比增长16.4%。
  “种了这么多年粮,高产还得靠科技。”太平堡村党支部书记方春感叹,这些年通过优化耕地质量、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措施,让耕地产粮能力有了质变,他举例说:“以前玉米地浇水24小时离不开人,现在用手机就能直接操作,省时省力还精准。”
  仓雄介绍,去年一年来,县乡百名农技推广人员,落实全县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有关部署,瞄准制约粮食产量增加的关键环节,稳面积、推技术,使粮食单产达到了361.46公斤,比全省高出49.72公斤,比大同市高出54.85公斤。
  既要“藏粮于技”,也要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建设高标准农田,切实做好“藏粮于地”。“过去,这片盐碱地连草都不长,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现在种玉米平均亩产800公斤,有的地块还成了吨粮田。”阳高县牧友恒泰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学清说起流转多年的这片地,十分自豪。该县去年入选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试点县,建设高标准农田9.88万亩,今年全县还将建设高标准农田6.87万亩,改造盐碱地2万亩,进一步为粮食产能提升夯实“地力”基础。
  据了解,2023年,阳高县粮食播种面积达77.11万亩,比上年增长0.41%;亩均单产361.46公斤,增幅1.56%;粮食总产5.57亿斤,增幅1.98%。

本报记者赵志成 本报通讯员荆福斌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1-14期

  • 第2024-01-13期

  • 第2024-01-12期

  • 第2024-01-11期

  • 第2024-01-10期

  • 第2024-01-09期

  • 第2024-01-08期

  • 第2024-01-07期

  • 第2024-01-06期

  • 第2024-01-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