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了解一个故事,这是书给予读者的初级享受;读一本书,感动于故事情节,这是书给予读者的中级享受;读一本书,既让人陶醉于故事,流连于情节,更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是书给予读者的高级享受。
徐建宏所著《破冰醒世徐继畬》当属第三类,至少在我看来便是如此。
为历史人物撰写文学传记并不易,非熟悉了对方、读懂了对方不可。史有万言者,人人皆知,何以个性为难;鲜有传闻者,籍籍无名,从何而言更难。徐建宏倾十年之功群雕文朋,对人物的描摹自然不在话下。
细读《破冰醒世徐继畬》,颇能感受到作者“三观(局外观、全局观、局部观)”,与我心有戚戚焉。
该书《箴言警句》部分有这样一段话,颇与作者写书之情境相类:“处事之策则如行文,要一题到手,立身题外,就题中自具之脉络,出之而已矣。一事到手,置身事外,就事中自具之层次,为之而已矣。题不能有正而无反,事不能有好而无歹。不置身于外,将以趋避之私泊之,而端绪迷矣。”
作者于题外事外入手来写,以事说事,以理言理,以局外观刻划人物,不失情感,不失公允。
书中叙及南怀仁在《宇内七大宏工记》中介绍乐德岛上的铜人(即位于纽约港外的白德罗岛上的自由女神像),徐继畬疑而不信,故写道:“建楼燃灯,事本寻常,乃怀仁造为铜人之诞说,而云三十余丈,不知此铜人何由而铸,亦何由而立也,亦可谓荒唐之极矣。”
作者忘身徐氏之后而引其所述、验其所解,直言:建造巨大的自由神像,以当时西方的科学技术,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生活在古老东方的徐继畬,则认为是不可能的荒唐事。这不仅反映了徐继畬的无知,也反映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及对西方的缺乏了解。可见徐继畬的所闻、所见、所知,也是有限的,《瀛环志略》并不尽善尽美,也有错误之处。
誉满则不实,局部“小毁”乃有深意也。作为廉政文化丛书,该书《当代启示》乃点睛之笔。作者从“公廉第一难”“家教铭于心”“清廉为民艰”“廉烛照当今”入手而论,以启发当今各行各业的从政理事者,具有非同寻常的警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综览全书,作者不仅从各个角度展示了传主的个人世界、个人情怀、个人魅力,同时在方方面面的记叙与描述中,将“时光隧道”的各个阶段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能记住了许多志士仁人和英雄豪杰,对他们的丰功伟绩也了如指掌;但有一些伟大的人,却不是如此简单,比如徐继畬。相比于那些获得了正确的甚至是过高评价的历史名人,后世或我们今天的时代对他的评价还是显得有些低,最起码是不到位。这是因为,在他活着的大多数岁月里,他的政治抱负基本上没有实现,更谈不上得到重视;他的晚年,是在郁郁不得其志的落寞中度过的;在他辞世后的相当时段里,还被见识浅短的历史学者误解;即使在当代,他的历史地位和思想价值,也没有被充分地认知——这一切足以证明,他是一个被时光隧道隐蔽了的落寞先知。”
借用作者曾经评价徐继畬的这段话,相信《破冰醒世徐继畬》付梓之际,也是“时光隧道”光亮之时。因为拿起这本书,让你一时间读懂了传记,读出了感悟,读通了人生。
范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