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为人民。1月22日,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省政协委员们围绕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谈体会、谈打算,围绕基层群众期盼建真言、谋良策,传递根植于民服务于民的好声音,助力增进民生福祉。
“过去一年,17项民生政策提标扩面、动态调整。”在委员驻地,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忻州市委会主委、繁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漓雅向记者细数好政策惠及困难群众。“我是新委员,去年首次参会,提案受到重视,很受鼓舞。”今年她带了8个提案,涉及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盲道标准化建设、公共图书馆适老化服务等多个民生问题。
助力增进民生福祉彰显新作为。2023年,省政协常委会围绕完善和落实人口生育政策体系、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建设等开展专题协商,紧扣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加快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组织监督性调研视察。社情民意直通车紧扣创业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堵点、难点、痛点,反映民情、汇集民智,报送全国政协1129期,重点群体和特殊群体等方面民生关切得到重视和解决。此项工作位列全国地方政协第一方阵。
“今年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首次将文化和民生作为两个单列的部分写进报告,指明了我们努力的方向。”在分组讨论会场,省政协委员、民进忻州市委会主委、忻州市政协副主席王海英表示。
小组讨论意犹未尽。会场外,几位省政协委员继续民生话题。“在您建言献策持续推动下,全省疼痛专科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现在我们离石区人民医院也有了疼痛专科,不忙的时候,请您来指导!”省政协委员、民进吕梁市委会主委、吕梁市政协副主席李媛向省政协委员、山西白求恩医院疼痛科主任陈建平发出邀约。“行,没问题。”陈建平愉快答应。
病痛、养老、托育……百姓小事家事,是委员们的心头大事。“我们要搭好平台,深入调研,把群众的合理诉求、真实愿望、真知灼见及时反映给党委政府,助力民生问题解决。”李媛说。
如何有效应对“银发浪潮”?省政协委员、民盟吕梁市委会主委、吕梁市副市长任磊在小组讨论发言中介绍了自己带队调研的体会,并已形成调研报告,对当地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了总体思路和务实举措。“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在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上取得更实成效。”任磊表示。
本报记者高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