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每个中国人用乡思乡情铺就的一条归家路,是一幅最温暖动情的民俗生活画卷。《中国年俗》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根据同名纪录片编辑出版的“纸页上的中国年”。通过文字记录,它整合了散落在中国大地上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春节习俗,将其以时间为经,以主题为纬,把中国人的过程性审美、过程性幸福展示得淋漓尽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中国精神”。
《中国年俗》共分五章,分别为“忙在腊月”“守在三十”“聚在初一”“乐在初二”“玩在正月”。全书在章目取名上是花了心思的。“忙”“守”“聚”“乐”“玩”,5个字串联起中国人过春节时的满腔期待和喜乐狂欢,传达出敬畏、感恩、平等、和气、共享、团圆等思想,蕴含着中国人对自然万物生长周期认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春节是一年之始,而春节的准备却早在上一年的冬季便已开始。“忙在腊月”,从做腊八粥起,一直到准备花馍,年的序幕就此拉开。腊八粥,是一碗“让寒风里的腊月闪露出一丝春天的暖意”的温润之粥。对中国北方人来说,腊八粥有着尤其重要的象征意义:“过了腊八就是年”,意味着喝下这碗粥,阖家团圆、欢庆一年收获的春节也就不远了。因此,喝腊八粥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仪式感。买年画、贴窗花、杀年猪、打糍粑、击腊鼓、祭灶王……这又多么像是年前的一首迎宾交响曲。在沉睡的大地上,热气腾腾的忙年唤醒了渐渐远去的记忆。清香的年味,在“祭灶”仪式中,以—场与“家神”的对话,一点一点飘进家门。
春节,是由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来的。“守在三十”,是守住了中国文化的根。“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之夜,万家灯火,乐叙天伦,通宵不眠,以待天明,谓之“守岁”。“祭祖,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风俗之一。百善孝为先,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对祖先表达崇敬之意、怀念之情,祖先在天有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兴旺繁荣。”如果说中国只有清明节一个表达慎终追远的节日,那是不完整的。除夕祭祖,事实上更是一种对生命寻根溯源的无尽追求。春节,是活色生香的。红艳艳的春联,是最具代表性的“年红”之一。中国人把心中所期待的吉祥如意全部融化在了这一方寸天地中。甜蜜的糯年糕,灿烂的西北美食炉馍馍,还有那永远吃不腻的饺子……年夜饭中蕴藏着的饮食地理图谱,是中国数千年饮食文化最集中、最直观的体现。年夜饭,是留存在中国人舌尖上的家国情怀。
“聚在初一”,是除夕守岁的余音再续。把浓烈的新春祝福化为“拜大年”,一声声的问候,一家家的踏访,中国人追求的“普天同庆”,对“天下大同”的向往就在这样温情的凝视和深情的诉说中,化作了岁月的柔情。当然,中国人从来不缺乏如何将欢情提炼为文化寄托的智慧。抢头香,抢鲜水,还有长白山下的打糕,浓郁的民族风情里,包蕴着“中国人的中国年”这一共同文化符号的建构和强调。
“乐在初二”,就像是一台民间春晚,热闹中充满了喜气。“—碗打卤面中的亲情”,让我们领略了“姑爷节”骨子里的幽默诙谐。“水上人家的古老风俗”,讲述的是“回娘家”时的其乐融融。“新女婿‘大’”说的是“回门”,没错,它与“回娘家”唱了出对台戏。“吃春酒”,那是“记忆中妈妈的味道”,一想起来足以令人一步三回头。土族过年,是一条满载着温馨的“幸福回家路”。自然,“畲族过年”也不甘示弱,他们用一个彩带编织出了属于自己的七彩梦想。
《中国年俗》的第五章“玩在正月”是整本书的“大轴戏”。细细做好攻略,一头扎进“庙会”,在“新春快乐集散地”里,玩他个风生水起。猛然间,看到了“风车”,用手一转,新年好运也眯缝着笑脸朝我们走来。听那边锣鼓声响,大戏正好开场。年戏、舞龙灯、斗鼓、秧歌、傩舞、社火、祭天公、老鼠嫁女,一股脑儿地钻进你的耳朵,躲进你的眼睛。转过身,“十三年一见的节日菜肴”——鼓藏肉,又令我们垂涎三尺。一霎时,宫灯明亮,冰灯晶莹,点起一堆旺火,吃一口甜甜的汤圆,春节狂欢达到高潮,也渐渐地落下帷幕。新的一年,真真切切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胡胜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