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

【行走在山水之间·三晋古树档案】惊艳时光银杏王

  •   我被大家称为银杏王,是目前公认的山西最大也最古老的银杏树,是晋城市所有树种中最粗大的十大树王之一,在国内都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科学院估算我有3000岁至5000岁。
      相传自秦时起,皇帝从长安到泰山祭天必经冶底,也必拜“银杏王”,后来在树旁修岱庙。我的家冶底也成为除泰山以外唯一建有岱庙的地方。
      银杏又名白果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经济、药用等价值,是中国特有树种。我们属于异株异花授粉植物,但我却是单株结果。春夏交替之际,我满身绿色的花苞,逐步开成乳白色的小花,煞是迷人。
      几千年来,我长到了25.4米高,胸径3.25米,盘根周长也有14.6米,需8个人才能将我抱住。除了“辈分”惊人、独雌无雄外,我主干的侧枝上有向下长的枝干,树枝长30多厘米,粗壮无叶,在世界上都较为罕见。晋城市拍摄的50集《晋城古树纪录片》,我还是主角之一呢。
      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每年的深秋我都会披上熠熠生辉的金色“外衣”,与古朴的寺庙建筑交相辉映。微风徐来,枝条摇曳,扇形叶片如金色蝴蝶,零落飘散在院落内,美出天际。那时,你若在我身旁,只需一片树叶,就可以感受整个秋天。

    【他的故事】 执着三代的守护

      从父亲董发务手里接过守护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岱庙重任的那天起,银杏树就成了董相林心中割舍不下的宝贝。
      “仰望参天银杏王,崇拜信仰福满堂;叶皮果肉都是宝,十方救苦功德高。”每当有游客对银杏称奇时,董相林总这样讲着自己的感悟。
      岱庙原来是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的小学,父亲董发务在这里当了二十多年校长,退休后,仍义务看护岱庙。在父子俩的努力下,价值最大的古树和正殿保存得相对完好。
      泽州县有347株古树名木,一直以来,该县充分发挥林长制作用,强化日常巡查,分析摸排破坏古树名木资源的风险隐患,大力宣传古树大树名木保护政策法规,增强人民群众保护古树大树名木的意识,避免了人为破坏。
      “县里对散生古树名木和古树群实行挂牌保护,特别是对生长在历史文化名村、古寺庙等地的约120株古树进行编号挂牌,并附说明讲解古树的科研、历史价值等,信息化管理让古树保护越来越系统。大家对银杏的了解越多,保护意识也越强了。”董相林说。
      因大部分古树生长在居民区、名胜风景区、古寺庙,树下地面多被硬化影响生长。泽州县将树盘扩大到直径5米左右,改良树下土壤,全面改善古树名木生长土壤的透气透水性和肥料的吸收。
      “一定要保护好它,不计任何回报!”董相林时常将父亲临终前说的话讲给儿子听。
      如今,成为岱庙文物管理员的董鹏早已接过父亲董相林守护的接力棒。与父亲一起在岱庙中、在银杏树下讲述岁月的沧桑,保护“活化石”的绝美。这是一种使命的传承,更是一种情怀的守护。

    本报记者张丽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2-19期

    • 第2024-02-18期

    • 第2024-02-17期

    • 第2024-02-16期

    • 第2024-02-15期

    • 第2024-02-14期

    • 第2024-02-13期

    • 第2024-02-12期

    • 第2024-02-11期

    • 第2024-02-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