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一晚上,一场雪悄然降落,染白了临猗王寮村林立的冬枣大棚。
第二天一早,村民刘红娟踩着落雪匆匆赶往村里的郇瑕家庭农场地坑冬枣大棚。一进大棚,扑面而来的是浓浓暖意,绿意盎然的冬枣树上枣芽初萌,到处孕育着生机。早到的村民已经哼着小曲开启了一天的忙碌。脱贫攻坚时,村里建起这个占地150余亩,拥有42个冬枣地坑棚、6个钢架棉被棚的新型农场,村民们的精气神更足了。这不,新春不久,大家就都来棚里干活了。
“要搁前几年,不过十五都不出门。如今,在家门口热热闹闹挣钱,多美。”60多岁的刘大娘乐呵呵地说,她在农场已有两年,场里平时有6个固定工,到剥芽、梳枣、采摘的时候会增加用工,最多时有120多人一起干活。
“今年温度高,冬枣比往年发芽早,眼下正是冬枣掐芽、打尖的关键时间。大棚的枣树都要掐几遍芽,剥芽之后,枣树的叶子才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之后就是打枣吊尖。”看着大棚内一棵棵抽枝发芽的枣树,农场管理员龚师傅说,种植枣树不容易,农场一直在引进新品种、学习新技术。经过品种改良和枣园改造后,经济效益连年攀升。
“临猗冬枣入口甜如蜜糖,肉质脆而细腻。”郇瑕家庭农场负责人高兴地说,“一个大棚平均年产2000公斤,每公斤按36元市场价计算,总收入可达300万元。”估计今年冬枣5月前后即可上市,只要品质好,根本不愁卖。
近年来,临猗围绕鲜枣产业,大力建设科技枣园、智慧枣园和景观枣园,全县已形成以冬枣、芽枣为主的20万亩鲜枣种植规模,鲜枣已成为临猗经济林中继苹果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
张海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