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直通全国两会·山西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两会聚焦】加快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晋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由“一煤独大”到“多业支撑”转变,是山西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山西发展,亲自赋予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使命。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道路上,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就要构建多点产业支撑、多元优势互补、多极市场承载、内在竞争充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牢记领袖嘱托,立足山西能源资源禀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全力服务山西转型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政涛说,一年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全力服务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编制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超前开展全省新能源“五大基地”电网适应性研究,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9.29%,初步建成黄河流域绿电示范区、晋城陵川和临汾段村智慧微电网示范区,大力推进绿电绿证市场建设,累计成交绿电23.1亿千瓦时。
  推进各级电网建设和电力市场化改革方面,王政涛表示,2023年开工500千伏左权开关站等135项工程,投产吕梁—晋中500千伏输电等100项工程,“西电东送”通道调整工程整体进度超90%,高质量完成配网1407项工程建设任务。国内首批零售市场平稳运行,电力现货市场全国率先转入正式运行,全省电力市场主体超1.4万家,市场化电量超过80%,居全国前列。
  “助力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首先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王政涛说,要加强全省新能源消纳能力研究,做好新批复的1477万千瓦新能源项目“一站式”并网服务。加快推动15个“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项目落地和已批复的970万千瓦新型储能投产。落实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政策,发挥市场作用,引导煤电有序投资发展。扩大省间外送绿电交易规模,推广省内绿电绿证交易。
  王政涛表示,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开工蒙西—京津冀、大同—天津南以及忻州北、宁武新能源汇集站等112项工程,投产“西电东送”通道调整等119项工程,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开展高质量建设现代智慧配电网行动,打造太原城区、小店等4个一流配电网,以实际行动全力服务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建设。

推进煤炭智能绿色开采,实现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压舱石”,也是山西的支柱产业。
  2023年,山西一方面坚决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责任,煤炭产量在连续两年每年增产1亿多吨的基础上,再增产5743万吨,达到13.78亿吨,兑现了“决不能让国家为煤发愁”的承诺。另一方面,持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推动煤炭智能绿色开采,全省建成智能化煤矿118座、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491处。
  “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对于煤炭产业而言,就是要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作为煤矿产业工人,全国人大代表、潞安化工集团常村煤矿设备科副科长张世丽对煤炭产业尤为关心。近年来,我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能源产业“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张世丽认为,这为推进煤炭智能绿色开采创造了有利条件。
  谈到煤炭智能绿色开采的特点和优势,张世丽说,其具有资源回收率高、环境破坏小、工作面压力小、改善职工作业环境、降低职工劳动强度等优点,同时还可以将地面废料进行井下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加快推进煤炭智能绿色开采,可以带动整个煤炭行业发掘潜在的经济价值,是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张世丽建议,推动建设智能绿色矿业示范基地,打造一批支撑试验区建设的智慧矿山、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矿井下空间利用等示范基地。创新培育矿产资源型地区数字化产业新业态,支持矿产资源型地区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绿色环保等产业。建立矿区立体化开发体系,推进煤与共伴生矿产资源、地热资源、动力能量等资源协同化勘查、开发与利用,推动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

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进入新时代,山西综合能源基地作用更加凸显,推进能源革命、提升能源产业质效、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也愈发紧迫。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推动煤炭消费革命,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全国人大代表、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山西)纤维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童明全说,近年来,煤制氢、煤基新材料、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取得突破,煤炭与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组合发展取得新进展。
  童明全表示,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生产多种清洁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对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应在加强商品煤质量管理的同时,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攻关。“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煤炭高效清洁燃烧、煤基新材料、煤炭综合利用等领域前沿引领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项目研发。因地制宜推进绿色开采技术,开展煤炭原位气化开采技术研究及示范。积极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和示范。”
  童明全建议,加大对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明确现代煤化工作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储备和技术储备的定位,将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高端煤化工项目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开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税费负担状况调查,研究制定符合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税收政策,对煤制油企业生产的非油类产品停止征收燃油税,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健康和创新发展。

本报记者杨文俊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3-05期

  • 第2024-03-04期

  • 第2024-03-03期

  • 第2024-03-02期

  • 第2024-03-01期

  • 第2024-02-29期

  • 第2024-02-28期

  • 第2024-02-27期

  • 第2024-02-26期

  • 第2024-02-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