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上古村在阳城县东10里。洪者大也,上者高也,是其说辞之一。有以村东沟中早年有大洪泽,而村兴建于泽上一说。也有其地处濩泽河畔于东岭之上,河洪发而不能上侵一说。总之其源流混沌于纷纷芸芸,究无定论。然洪上古村曾经有民集数千,姓纳百家之盛。也有沃野十里,良田千亩之饶。在县以有钟鼎之属“范家十三院”而名。
“范家十三院”也称“北宫十三院”,是洪上范氏宗族一支房系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一座封闭式的庄园建筑。以园中分布有旧式庭院13处而名。其园廓整齐,四方为正,论以米计,南北深70,东西阔60余。各院分三纵从南向北依坡势逐级而排列。大门居于中列,南向,由青石雕细纹砌成,坚固且简朴,门头石额题“式好闾”3字,寓于兄弟和合。
从大门甬道直入为前庭院,青石长条砌为上下两阶,下阶左平为一进两院式,前院狭,后院阔,四合,两层建筑,范家人称“老书房院”,是早年范家子弟读书的家学私塾。右为“小书房院”,拾数阶而上,斗方小院,纤巧玲珑,有南北两层小楼,是私塾先生居住、读书及私授处。可想当年,种数支青竹,植几株幽兰,岂不也是读书养性发奋逸志之地乎?
沿前庭院上阶左一条北向甬道,两侧有3栋建筑,6套庭院,分为“棋盘院”内外,“宫底院”内外,“老新院”内外。为“范家十三院”主体建筑。也是范氏主人的起居生活区。以“老新院”居中,在“老新院”前与“老书房院”后墙之间辟有中庭园一方,庭园西侧有过门通一条南北胡同,顺胡同西侧建有3个小院,后人分别指为“窑后院”“羊圈院”“小新院”,作粮食加工、牲畜圈养、佣工杂役宿住等。胡同南径尽头辟有偏门,供佣工杂役出入。
据说“范家十三院”筹划始筑于清乾隆四十七年,陆续延至于道光二十五年厥成,历时63载,孜孜不懈于四代。据洪上《村事》记载,“范家十三院”以“棋盘院”为首建,时间是范氏家族初兴时的乾隆四十七年。长四合,分内外,院中用壁墙、过门、屏风界隔为南北两院。院内的檐柱廊栏,砖雕壁绘,格调清朗,简洁大方,隐约透着一个家族初兴时勤俭、清新的蓬勃之气。
而“宫底院”则是“范家十三院”的收官之作,作成于道光二十五年。时正值范氏家族经营于安徽亳州木场生意的鼎盛时期。此座院落不仅补上了“十三院”东北角的最后一阙,还精工细琢建得最是气派恢宏。门前有外甬道及影壁,甬道门头上方雕有“树德务滋”四个敦厚大字。甬道东头的两层小楼,曾是范家所养乐人的居所及练习之地,范家人称为“乐人厅”。可知范家也曾经是名满一方的钟鸣鼎食之家。“宫底院”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通常的“一大四小”五方院落,“四大八小”的正偏房结构布局皆有,只是北房两端的耳房在布局安排上略有不同,变角型布局为平行布局,并建为三层,打破了偏房不高于正房的传统布局,被当地人誉为“双插花”,比为古代状元官帽上的一种插花形式,隐寓着范家以冀后人封侯拜将,出人头地的殷殷期望。还有每个外墙拐角的斜面柱脚上精致的石雕小猴,及每扇窗牖上方的木雕彩猴,多是寓含着要入仕为官的心理显现。北楼的廊道两端各立有一幅木雕诗屏,一幅题朱熹《观书有感》诗,落款为“双清居士书”,一幅题周必大诗《入直》落款为“卧云山人书”。虽范家主人立屏题诗之意今不可尽得,揣其意大体应是勉其后人不忘其家族财富之源头活水,饮水而知其源。其二以诗明志督其后人也能“敕使传宣坐赐茶”,致仕登堂,光宗耀祖。
其余“宫底院”的画栋雕梁,曲栏回廊,户牖木饰,柱脚石件,其设计及雕制无不精工细作,诸如鹿噙梅花、风戏牡丹、鱼拱莲花、网织金银等繁不胜数,多有着民间文化的意涵深邃,也显露了范家乍富后的一种侈富心态。据说“宫底院”在屋顶砌瓦时只限一个工匠每晌只砌一陇坡瓦,违则减饭。所砌坡瓦契合至掀一角即可起数陇。也是一个家族鼎盛时期的行事风格与奢华做派。古人谏人以俭:工不造雕琢,商不通侈靡。或可引为道理。
“范家十三院”只是洪上范氏一支房系,于乾隆年间在安徽商业重镇亳州做木材生意始大。据范家人说参与过亳州著名古建“花戏楼”的修建。“花戏楼”原名“大关帝庙”,如今是亳州著名的文物古建和旅游胜地。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为山西商人和陕西商人发起筹建,亦称“山陕会馆”,或为山陕商会会馆,于康、乾两朝有过多次扩建,乾隆四十九年就曾经扩建重修。循范家在亳州生意于乾隆年间始盛之迹,又做着木材生意,参与“山陕商会”事务或参与重修“花戏楼”事宜皆有可能。然范氏家族终是没有能逃过盛极而衰的天道魔咒,或事物规律,就在“范家十三院”完美收官十数年后的咸丰年间,范家在亳州的生意开始经营乏善,继之不济。范家后人始于赌博,继食鸦片,耽于声色,志疏业殆,终致木场生意毁于灾火。使其家族一路流落,坐吃山空,债台高筑。到清末“范家十三院”已贾去大半,所剩寥寥,有一房支竟无立锥地远走他乡。
由于漫长岁月的湮没,已无从去还原范氏家族曲折的兴衰历史,然从“范家十三院”建筑格调之取向,家族传承之形迹,或也可窥其一二。以“范家十三院”修筑年计,范家的兴衰在乾隆朝至咸丰朝的百余年间,前后历五代人之久。以寒微之身,出偏狭之地,勤奋于百余年间,前赴后继搏于晋皖生意场中,能获一席之地,实属不易。其衣锦还乡、大兴土木、奢华于一时也是常情。然在其家业辉煌的百余年间,虽也设有私学,但其家族子弟终无一例功名在录,甚尔入童子监生之列,此实是家族传世之败笔。其“范家十三院”庭园之建筑,或有雅有俗,或有奢华有简朴,但或缺了精神文化之筑底,家族事业或许就失却了承载之力,正如刻录于“宫底院”的诗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或恒久的精神文化源流才是家族财富的源头活水。“范家十三院”在短短的十数年间新墙未干即沦为嫁衣,令人犹感缺憾,与之惋惜。
据洪上《村事》载,洪上古村由王姓始创于唐。村东洪泽处有“王圪塔”遗址,属地旧称“城里”。城墙由整石沿沟泽而围建,遗迹长约有数十丈,高约两三丈,年及久远,古老城墙的旧石蒙着乌色的渍垢和泥苔。城墙下有几处废弃老宅,应是清代遗旧,对应于是城外。范氏祖先是什么时候到洪上定居并易王氏而代,成为大族,有说是宋,亦有说是明。本县新版县志记:洪上范姓明代从洪洞老槐树迁来。然村有明万历二十五年“重修神庙碑记”载:“邑东洪上,古有三教神祠,迄今历岁甚远,风雨飘摇,则殿宇倾坏,神像隳残……辄请十社首,家喻户晓,各捐财力。”碑后所列10个社首中,范氏占得6人。可知洪上成村历岁久远,可知洪上范氏在村于明万历以远已是独大。
“城里”及“王圪塔”一带或于早年即为范氏家族所易,范氏迁居积久并建了范氏的宗庙神祠、舞台牌坊。据范氏家族近年所编《范氏家乘》记,此族以九甲为第,为范氏长房一支。从此甲房系半封闭的群居院落遗址规模看,也曾是有过其兴旺发迹的高光时期,或是起于范氏居村早年。至今颓圮的高大祠堂内仍遗有本族世系壁碑三块,字迹密密麻麻,记载着氏族谱系,只是历经风雨吹剥,文字多已残缺,辨不出年代。嵌于墙角的一方记事碑则还记录着本甲公共事务的摊派与轮流值守的约定。是旧日乡村宗族治理的一个例证。此房系清末民初曾出一武师,名范玉江,俗名“老收”,得盛名于江湖,颇有传奇,近版县志为其立有传记。尚有故居存。
洪上庞大的范氏家族,各个族系都有着独立的群居院落,地理位置皆为“范家十三院”即“北宫”羽翼。有“南宫”范氏,有“后院”也称“秀才院”范氏,“下院”也称“拔贡院”范氏。其建筑虽无“北宫”院落规模气势之宏大,但各具形式的庄园城堡式建筑也各是独有意蕴。“南宫”院落在村街南,筑有高墙大院,壁垒森严一般,一四合大院居中,四围有几处小院簇拥,向西、向南各有一门出入,隐而不显,内有曲折巷道相通。据说“南宫”一族是“范家十三院”,即“北宫”所出,一同在亳州做木材生意,随着其后人的不争,经营惨淡,及灾火之变,与“北宫”一损俱损,从此败落。偌大家业也即四散易主。可谓“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后院”,在“北宫”院西侧,因光绪年间出一秀才,后人称之为“秀才院”。据说“后院”初建于明,后在清康乾年间不断扩建,形成一个曲尺形的半封闭式的群居院落,也称其为“曲尺院”,直六曲四,十个院落。极为封闭,也别具传说。
“下院”也称“拔贡院”,在“后院”下方,傍村街而建,一进则深及六院,有三个主院落,分别为“上新院”“中新院”“下新院”,门额题“晋卿旧家”,与“后院”出一房系,乾隆年间出过拔贡,族人以为荣。其院落虽规模较小,然雕栏彩绘之精细,筹划布局之用心,亦可与“北宫十三院”媲美。而其脱颖之处则在于蔚然之文风,气质之内敛,此或要胜过“北宫”一筹。
考其志类,洪上范氏在县渊源最为流长,族系最为壮大,清初即有四甲。其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有洪上范氏祖茔碑记:“此洪上里四甲、六甲、九甲、十甲范氏之祖茔地也,世远失传,不能考其由来。……虽然甲分有四,而实同一本源地。”其村神祠、范氏祖茔碑记皆指向于洪上“迄今历岁甚远”或范氏“不能考其由来”。据《范氏家乘》所编族谱考,范氏定居洪上已近千年。其始祖范正邦为范文正公,即范仲淹的某代子孙。族谱考证是否谨严或有商榷,然范氏家族为晋卿士家之后是毋庸置疑。其后裔在晋流落迁徙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或也有迹可循。洪上范氏定居上溯至千年,或也可视为寻常。
以其建筑规模之大,洪上范氏以“范家十三院”为代表的明清老宅如今在村依然有着半壁之强。“北宫十三院”,“南宫”“后院”“下院”“王圪塔”“后底”诸等范氏旧宅有着近百座院落,上千间老宅。自清末范氏家族败落逐渐易手,又经20世纪土地改革运动,“范家十三院”一度居民有数百之众。或演绎了多少人的悲喜交织,离乱重合。或也有着范氏“大庇天下寒士”无意之功德。也使外姓族人的大量涌入,致族群变迁,洪上始有了民集数千,姓纳百家之盛。
这些饱经几百年风雨的范氏老宅已是落藩蔓草,园倾且颓弛。空庐陋巷,寒屋之萧然。索其历史,洪上范氏家族兴于明清两朝,虽无仕爵之懿盛,亦有天佑之康泽。苦心经营于县东一隅,以末富,以本守,续宗族之源远,繁枝派之茂盛,可谓是范氏之隆幸。
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