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潋滟泛莲荷,欸乃渔郎惯此过。笛韵吹残红蓼岸,橹声摇出锦鳞窝。狂歌明月闲愁少,放浪扁舟适兴多。莼菜鲈鱼供一醉,掉头归去卧烟蓑。
赵瞻,北宋大臣,字大观,祖籍永城即今河南永城市,父辈时徙居今陕西周至县。宋仁宗时举进士,曾任山西万泉与夏县知县。宋英宗治平元年即公元1064年拜侍御史,后曾任汾州通判,是一个虽为副职却有权“刺举”知州“职事”的“善否”的官衔。
宋神宗元丰八年即公元1085年天子驾崩,宋哲宗继位,诏令司马光主持朝政,赵瞻获授朝议大夫又转户部侍郎。司马光故世后,赵瞻奉旨扶送灵柩“归葬”,闻一路民众“哭公哀甚如哭其私亲”非常感动,越发公忠体国。晚年官至“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成为主管军务的最高机构枢密院首脑。故世后当朝太皇太后高氏叹曰“惜哉忠厚君子也”,罢朝“二日”,“车驾亲临”致哀,谥号“懿简”。
《文湖渔唱》是赵瞻任职汾州通判时的诗作。文湖位于汾州即今山西汾阳市,是古代著名的大泽,曾“东西一十五里,南北三十里”,“多蒲鱼之利”采收蒲草与捕鱼收益非常丰厚。但从明清到近代,由于堵湖垦田、灌引过度等日趋枯涸。幸有赵瞻手笔,为远古山西描绘了一幅宛似江南的秀丽画卷,清澈的湖面碧波荡漾,泛浮着一望无边的莲荷,捕鱼人吟着歌儿从熟悉的水道摇船而过,悠悠笛音飘散到红蓼覆盖的岸畔,阵阵橹声搅动起一团一团的鱼群,如今读来真令人为这颗明珠的消逝感叹不已。赵瞻诸人则乘着扁舟摆上酒宴,在明月清辉中放浪形骸,尽情狂歌,官场的烦恼瞬间忘却,闲情逸致悄然滋生,抒发了一种我国古代官绅以归乡隐居为高雅的文化情怀。
诗中的“莼菜鲈鱼”是一个典故,西晋名士张季鹰为官洛阳,“见秋风起”想起家乡“吴中”的美味“莼菜羹、鲈鱼脍”,突然觉得“人生贵得适意”,到“数千里”外图个“名爵”有什么意思?立即起身赶回江南,后世就将思念故乡雅称“莼鲈之思”。
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