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午,家住永和县辛角村的王雪珍阿姨拧开水龙头麻利地清洗着蔬菜,清澈的自来水涓涓流出。提起眼前的变化,她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这个困扰我多年的‘心病’终于解决了,真是太好了!”王雪珍阿姨所说的“心病”,正是该村“用水难”的问题。
据了解,上辛角村、下辛角村两个自然村自来水管已使用近二十年,受当年施工条件限制,加之年久失修,跑冒滴漏严重。尤其是到了冬天,主管道爆裂停水、居民未做好防冻措施导致停水等时有发生。甚至因水网破损,饮用水倒灌农户家中也引发过不小矛盾。水网修缮加重了村集体的负担,稳定用水更成了村民的一块“心病”。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去年以来,永和县委组织部坚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度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实际问题,将水网改造作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多措并举保障群众用水需求和饮水安全,努力把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2023年6月份,根据《关于做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轮换工作的通知》要求,永和县委组织部选优配强驻村帮扶队伍,进驻乾坤湾乡下辛角村开展帮扶工作。进驻后,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与村“两委”干部遍访民情、摸清民意,了解到乡村振兴蓬勃发展中,村里基础设施跟不上、饮水难题日益突出等问题。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下辛角村党支部书记冯海宁和县委组织部派驻辛角村第一书记段卓当即表示:“饮水问题必须解决,一定解决,不能有一点瑕疵。”
找准问题症结后,说干就干,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分工协作、形成合力,一方面到乡党委、县水利局等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另一方面及时向县委组织部汇报,争取支持。在帮扶单位的协调沟通下,上辛角、下辛角两个自然村列入水网改造提升项目。县水利部门投资90余万元,并负责设计施工,本村群众投工投劳,采用当前较为先进的非开挖式顶管施工技术,铺设顶管4600余米,安装水表、修缮水窖,一气呵成,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上辛角、下辛角两个自然村水网改造提升工程,惠及农户90余户。
“这下好了,再也不用担心白花花的水就这么流掉了。”下辛角村水管员冯让蛇说。其他村民也高兴地说:“有生之年,再也不用怕喝不上水了。”“能用上稳定的自来水,真是太方便了,喝着更放心。”提起水网改造提升工程,辛角村村民激动难掩。
段卓表示,这次饮用水管网改造提升不仅从根本上“治了”村民的“心病”,更加深了辛角村和县委组织部之间的情谊。
驻村帮扶以来,永和县委组织部在辛角村探索打造“五色党建”品牌,组织组工干部开展了“为民办实事”收秋采摘活动、“志愿理发服务”活动等。同时,帮助辛角村打造10亩酸枣种植示范基地,累计消费帮扶金额14501元;协助村“两委”落实一次性交通补贴、稳岗补贴政策,2023年享受一次性交通补贴78人,共计6.46万元;稳岗补贴80人,共计9.6万元。
一项项工作受到了帮扶村群众交口称赞。冯海宁说:“组织部的驻村工作队,把老百姓的小事当成大事用心做,是真正的践行群众路线,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呢!”
群众心中有杆秤,称出的不只是温暖,更是永和县委组织部的干部真情实意送温暖,真抓实干促振兴的情谊。段卓说:“我们驻村工作队伍将肩负使命,苦干实干,继续深挖‘五色党建’品牌,坚持支部共建,不断规范组织生活,全力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在千亩药用酸枣产业、破解偏远农村垃圾治理难题和提升群众满意度等重点工作方面持续发力。”
本报记者郭宁 本报通讯员秦雨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