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践悟

扬科普希望风帆 育大众科学素养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级工程师 孙利君

  科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传播知识、激发兴趣、启迪智慧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广大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普宣传在科普的形式、内容以及方式上保持谨慎,务必科学而严谨,半点马虎不得,否则可能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
  科普形式多样,包括书籍、影视作品、网络媒介、自媒体等多种宣传形式。比如,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大国重器》《大国工匠》、科学实验《加油!向未来》等节目,山西广播电视台大型眼健康科普栏目《超级“眼”说家》等等。科普内容的选择上既需科学严谨,也需掌握技巧。科普应精准施教,找准人、找对点和用好料。
  追求科学是人类进步的内驱力,是我们理解世界、发现自我并实现自我超越的有效方式,也是完善人格、开发智力、成为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还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手段。广大科普工作者应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实践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深刻影响,引导青少年积极应变、主动作为,提升内驱力,不断推动科普工作创新发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5-13期

  • 第2024-05-12期

  • 第2024-05-11期

  • 第2024-05-10期

  • 第2024-05-09期

  • 第2024-05-08期

  • 第2024-05-07期

  • 第2024-05-06期

  • 第2024-05-05期

  • 第2024-05-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