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巩崇吉是读到他在2023年11月29日《文艺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有点长:《批评走多远,文学艺术才能走多远——文艺批评随想录》,共17条,读之后顿觉如饮甘露,满口余香。再看文末所注:“作者是山西作家”,更使我喜出望外,山西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三晋文化根脉有续也。
读罢上文,意犹未尽,便想进一步阅读作者的其他佳作,于是辗转得到了作者赠阅的《审美百叶窗》,金盾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打开百叶窗,走进美世界”,通过这本厚重的书,更好地了解了作者其人和他不凡的美学思想。
《审美百叶窗》,百叶者百篇也,是一部美学专著。百篇之多,散之如珠,串之成链,天文地理,沧海桑田,博古通今,贯穿中外,充满烟火味,弥漫书卷气,感慨作者读书之广,感悟之深,思维之敏,笔力之健,真是人才难得。
本书包括80篇“美论”、20篇“美文”,合为百篇,即“百叶窗”。从书中介绍,我们得知作者巩崇吉,1957年生于山西永济,1976年参军服役,曾深造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后任空军讲师。1993年转业至永济电机公司,被聘为高级经济师。就是这样一个出身农家的苦孩子,在军队锻炼,丰富了阅历与学识,特别是对美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出版了美学专著,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等报刊上发表过多篇美学论文。巩崇吉的成才,正如韩愈所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奋斗是成功之母,诚哉斯言。
让我们打开《审美百叶窗》窥探窗里面姹紫嫣红的风景,寻找窗里粒粒珠玑的宝贝,诸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浅谈稚态之美》《大珠小珠落玉盘——浅谈节奏之美》《山色空蒙雨亦奇——浅谈朦胧之美》《一片冰心在玉壶——浅谈晶莹之美》《云想衣裳花想容——浅谈想象之美》等等尽入眼帘。巩崇吉美文多多,不再列举。仅摘鲜花两朵,窥斑见豹,见微知著,一写小事,一写大事,大小由之,都是趣味横生,妙不可言。
《未了酸枣情》,作者在农贸市场上看到“那红绿相间、星星点点的酸枣,犹如闪亮的火星,燃起我的未了乡情;恰似璀璨的星座,照亮了我记忆的夜空。尘封已久的往事如冰河解冻,在我的心灵深处潮起潮落……”“对我们这些山里娃来说,酸枣成了雪里送炭的‘风味小吃’”。作者说:“那曾经给我们以无私馈赠的红酸枣,以及红酸枣养育的顽强不屈精神、艰苦朴素美德,却不该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淡忘、被漠视、被遗弃啊!”红酸枣成了作者一生割舍不断的情结。
《人生难得一知己》,作者巩崇吉的“知己”是一份报纸——《山西日报》。他说:“在茫茫人海结识一位知己,乃是人生旅途的一大快事,但我的这位‘无言知己’,并非某某俊男靓女,而是三晋儿女乃至国内外读者广为知晓的《山西日报》。屈指算来,我结识这位良师益友,至今已有30多年时间了。”让我们看看作者30多年来是怎样迷恋、热爱、钟情这位“无言知己”——《山西日报》的。
20世纪70年代,巩崇吉在永济县张营高中读书。那时一天上不了几节课,精神生活极度贫乏,每日4版的《山西日报》成了广大师生争相传阅的精神食粮。读报、抄报、评报,是同学们每天的必修课。巩崇吉作为刻钢板、印校报的“业余编辑”,阅读《山西日报》有近水楼台之便,从那时起他就与《山西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6年春,巩崇吉光荣参军,守卫在白山黑水的祖国北疆,驻地偏远的连队自然看不到《山西日报》。身为每月仅有6元津贴的新兵,也无力订阅这份钟情已久的家乡省报。
什么事情也有偶然。有一年春节过后,一位老乡战友探亲归队,大家都去看望,他拿出家乡土特产招待战友。巩崇吉一眼看到“那张用来包裹红枣、柿饼的《山西日报》,套红报头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照亮了我的心扉。我如获至宝,抽出那张揉得皱巴巴、残缺不全的报纸回到连队,晚上熄灯号响后,我躺在床上,打开小手电,拿出报纸一字不落连读几遍,极力从字里行间捕捉家乡变化的喜讯,追寻父老乡亲的音容笑貌。久别重逢的《山西日报》,为我提供了来自家乡原汁原味的‘精神大餐’。”
1983年,巩崇吉考入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条件改善了,他可以隔三差五地到南京市或学院图书馆查阅《山西日报》。有一次系里组织评报竞赛,巩崇吉选取《山西日报》参加赛事。为此他专门在图书馆度过一整个星期天,查到一份《山西日报》,专版文章的通栏标题是《边疆洒下千滴血并州激起万斛情》,这是一篇反映自卫反击战英模报告团巡回演讲的深度报道,为他评报竞赛获奖提供了宝贵素材,《山西日报》由此引起了军校教官和学员的广泛关注。
巩崇吉由热爱《山西日报》的读者逐渐成了《山西日报》的作者,报社给他连续发了几篇稿子,使他对这份报纸的感情弥深。
巩崇吉赞叹、感恩《山西日报》:“几十年与它情缘未了,不仅基于它在全国报林中独树一帜的风格,黄土地般朴实纯厚、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基于它桃红李白、异彩纷呈的栏目设计,基于它图文并茂、内实外美的绰约风姿。”他吟唱:“啊,《山西日报》——难得可贵的无言知己,我获益匪浅的良师益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巩崇吉践行至圣先师的教诲,知道文学评论,热爱文学评论,以文学评论作为快乐人生的大事,而使这位出生在农村、成长在部队、就业于基层的普通人终有进步,成为在三晋大地上有一定知名度的美界学者。他深耕美学领域数十年,潜心研究的80种审美现象(风格)独有见地,必将对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意识和审美需求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韩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