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光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向前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和主要驱动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能够蓄积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有助于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应积极制定新质生产力发展“路线图”,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焦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扎实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的支撑,必须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势赋能。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关键在于深化教育体制、科技体制、人才体制改革,形成教育基础性优势、科技主导性优势、人才创造性优势“1+1+1>3”的效果。一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高校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重点攻关任务,调整优化学科设置、完善学科布局,加快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二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坚持“加减法”并举,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同时要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烦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三要深化人才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推动校企共建,强化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打通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通道。
建设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战略主动的主阵地。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根本支撑在于培育一批具有科技创新含量高、国际竞争力强、发展空间大的新型产业体系。一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瞄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产业,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二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壮大新能源、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等产业,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动能。三要大力发展与生命健康有关的生物制药、中医药、基因技术、细胞治疗、主动健康干预技术等产业。四要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推动航空航天、深海开发、轨道交通、芯片等高端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驱动,而这种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于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培育新质生产力,要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一要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始性、颠覆性、关键性技术创新的“源头活水”,基础研究能够引领科技革命,改变世界格局。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实现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二要聚焦国家需求与世界科技前沿的重大问题,部署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科技项目,抢占科技制高点。在研究中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脑科学、深海探测等科技前沿突破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下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手棋。三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新质人才队伍。实现自主创新,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是关键。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应加大对青年后备生力军的培育,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坚持以高水平科技创新为引领贯通基础学科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同时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一批世界级科技大师和领军人才,更好把握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
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要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科研院所是技术供给的主体,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重大科技任务布局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中起主导和统筹协调作用。推进政产学研用全方位、多层次融合,能够加快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新质生产力。政府要更好发挥宏观指导和服务保障作用,推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和市场需求有机衔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既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又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重点领域项目、科技力量布局、人才队伍建设、政策资金投入等一体化配置,协同推进生产力向新质化跃升。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