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环保

提升污染防治能力 推动环境持续改善

  近年来,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美丽山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东西两山绿树成荫,汾河水面小艇倒映,美丽乡村留住乡愁……今年夏天,省城太原成为各大网站推荐旅游的热门省会城市。7月18日,河南游客赵丽君带着孩子游玩了太原汾河景区后说:“我十多年前来过太原,现在的景象与十多年前完全不同,面貌可谓焕然一新。”
  游客的切身感受反映了我省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在去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基础上,今年1月-4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90,同比下降3.2%;优良天数比例为77.4%,同比上升12.5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例为1.0%,同比减少0.8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49ug/m³,同比下降3.9%。
  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王斌表示,为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今年我省将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重点抓好六项重点工作。包括:一、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聚焦重点城市,完善省市联管联建联防机制,紧盯制约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根源性问题;聚焦汾河谷地重点县(市、区),统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能源禀赋条件,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和规模,引导鼓励城市(含县城)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有序退出。二、加快推进重点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着力开展“净厂”“治路”“增绿”“控面”四大行动,整治园区内外环境面貌,聚力打造一批绿色低碳工业园区。三、稳步推进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有序推进焦化和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启动煤电行业深度治理工作,试点推进煤电深度治理绩效排序。开展锅炉和工业炉窑简易低效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对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升级改造、整合退出等方式分类处置。四、强化夏季臭氧和秋冬季攻坚。五、持续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和机动车新能源化。六、加大执法监管和监督帮扶。狠抓大气环境日常监管,精准高效做好监督帮扶,对重点区域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和VOCs走航巡查。

科学监测推动环境治理上台阶

  在省生态环境厅汾河流域监察办的指导下,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开展了“汾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态势感知”系列调查研究,6月上旬,调查小组抵达运城市万荣县汾河入黄口断面,对该断面上游水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监测和采样,利用无人机搭载相机的方式垂直向下拍摄,对汾河河岸带的植被覆盖度、河岸带人工干扰程度进行调查,并通过人工野外样方区调查等方式进行验证。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秘书长刘胜元表示,希望通过运用科学手段,从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等五个方向对汾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进行准确监测和调查研究。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省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坚持用全面翔实准确的监测数据,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近期,生态环境部召开会议对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体系建设做了安排部署,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保护监察专员(副厅长级)樊占春说,下一步我省将积极推进生态监测现代化体系建设,依托“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项目,有步骤、有计划、分批次推进省、驻市、市(县)监测机构监测能力建设。同时继续完善全省生态监测网络,加快推进重点乡镇、重点工业园区、城市声功能区和入河排口等专项监测网络建设,推进山西省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建设,监测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
  我省将继续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管理,持续开展生态环境监测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检验检测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监测数据造假行为,筑牢高质量监测数据根基;完善监测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生态环境监测部门的事权和职责划分,着力构建监测垂改后的新格局、新体制,实现全省生态环境监测“一盘棋”。围绕“真准全快新”,切实提高监测质量和效能,建立全链条、全时态、全周期的数据监测报告制度,充分发挥监测数据“评估、预警、溯源”作用,客观准确反映生态环境状况变化趋势,及时发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有效支撑管理决策,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确保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吴丽玲说:“2023年,我们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总要求,源头整治与安全利用双管齐下,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全省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在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防控方面,首先,强化源头管控,持续开展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聚焦重有色金属矿区深入开展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整治,全省累计排查历史遗留矿区225家,并推动分阶段治理;加快推进受污染耕地成因排查,科学识别污染源和污染途径,为精准采取断源措施奠定基础。其次,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配合农业农村部门在全省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动态调整,进一步提升农用地污染风险防控的精准性。2023年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8%,较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高出7.8个百分点。
  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防控方面,严格重点建设用地准入,以住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为重点,联合自然资源部门持续完善重点建设用地准入联动监管机制,从源头上强化制度保障,严控违规地块审批;建立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月调度通报排名制度,对问题地块所在地市及时预警,推动整改。2023年全年开发利用的323块重点建设用地全部开展了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和风险管控,全省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加强耕地土壤污染源头管控,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强化重点单位土壤环境监管,精准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措施,开展高风险地块管控专项行动,及时化解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本报记者程国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24期

  • 第2024-07-23期

  • 第2024-07-22期

  • 第2024-07-21期

  • 第2024-07-20期

  • 第2024-07-19期

  • 第2024-07-18期

  • 第2024-07-17期

  • 第2024-07-16期

  • 第2024-07-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