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山水娄烦

  我生在娄烦、长在娄烦,对娄烦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娄烦的山水不仅滋润了我、滋润了娄烦人,还滋润着省城太原人民。
  娄烦,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化传承和1400多年建城历史的地方,有着2500年的出土文物,被人称作楼烦古国。1958年建汾河水库时,28个自然村、2万多人口搬离故土,5万亩良田、一座千年娄烦古城被淹,长眠于汾河水库之下,旧娄烦城搬迁到现在的新址,当地人称为“新娄烦”,也就是现在的县城。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娄烦人民舍小家为国家,付出了巨大牺牲。
  娄烦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这个地方在行政区域曾承担过国、郡、县、镇、村,历史上曾有古楼烦国、楼烦郡、娄烦村,现在有娄烦县、娄烦镇,娄烦地名从国到村,这种独特的行政区域,在全国也是少见少有,所以说娄烦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
  娄烦有古国文化(楼烦古国)、西游文化(西游记)、红色文化(红色遗址多),每一个文化都有它特别的优势,楼烦古国从夏朝建立至战国,直至万历年间,“楼烦”才更名为“娄烦”。娄烦有很多地名与西游记的故事有关,娄烦遍地是红色革命遗址、是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娄烦还出了一个“五四运动”健将、革命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山西党团组织创始人高君宇。娄烦是红军东征路过的地方、是军史上第二次长征359旅南下支队路过的地方、是八路军358旅驻扎和战斗过的地方、是晋绥边区政府建立的所在地,娄烦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非常值得人们去探索、去研究的地方。
  娄烦不仅文化丰富,矿产资源也是相当丰富,几乎每座山上都有矿藏,储量最大的是煤、铁,境内有煤矿、铁矿,最大的煤矿有国有企业太原煤气化龙泉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最大的铁矿有太钢尖山铁矿,尖山铁矿采集的矿石经过精密的采选工艺,变成矿粉,再通过管道输送到太钢,每年为太钢提供源源不断的矿粉,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
  娄烦有丰富的水资源,境内有被太原人称为“青藏高原”的云顶山,海拔2700多米。娄烦河流居多,这些河流源源不断提供着丰富的水量,特别是山西的母亲河汾河流经娄烦,境内有山西省最大的汾河水库。娄烦有山有水,使娄烦成为省城太原的生态屏障、成为省城太原500多万人的唯一饮用水源地。娄烦被称为“山水娄烦”当之无愧!
  1971年之前,娄烦属于忻州地区静乐县管辖;1971年,娄烦新建县划归吕梁地区管辖;由于娄烦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作用,1972年划归到太原市管辖,成为太原市的一个县区,更加发挥出它为太原市服务的功能作用。
  1971年娄烦新建县,也新建了娄烦县城,那时候,我还在村里读小学,从未出过大山、出过远门的我,娄烦县城,是我,更是十里八乡的孩子们非常向往的地方,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公路,交通实在不便,去趟县城实在是不易。那个时候,从娄烦县城回来的人们,向村里人讲述着、炫耀着他们在县城见到的影剧院、商店、饭店、吉普车是什么样,说县城里的电灯特别亮,让我更加渴望有一天能走出大山,到娄烦县城去看看。
  18岁那年,我从乡下的县办高中毕业,到县城参加高考。那时候,交通还是不发达,坐公共汽车到县城不方便。我深深地记得,与同学翻了几座山,步行30多里路到县城参加高考,终于可以领略一下县城的风貌了,那时候的县城,全是低矮的房屋,就连县政府大院也是一排排平房,县城只有一座影剧院,一座综合商场是县城最高、最豪华、最漂亮的建筑了,县城的街道还是土路,偶尔有公共汽车、吉普车路过一下,而更多的是毛驴车和马车。
  20世纪80年代,我在乡下当了一名小学老师,每年暑假到县城参加培训,培训时间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更有机会、深层次地转悠县城了,但步行用不了半个小时,就把县城转悠遍了。印象中县城偶有几处地方建起了楼房,街道也铺上了沥青,街上没有红绿灯,涧河上没有一座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在乡下调换了工作岗位,由于工作的需要,开会出差,我到娄烦县城的机会更多了,我发现,娄烦县城开始有了新的变化,街上设立了红绿灯,小县城开始一天天崛起,一处处平房不见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在一座座拔起。
  进入新世纪,2000年之后,县城面貌更是发生着显著的大变化。县城面积开始增大,县城开始了东移、南扩、西进,涧河上建起了第一座大桥,涧河岸上建起了公园,县城里有了大型超市,有了市民广场,有了高大上的文化活动中心、宾馆、机关办公场所,新建了汽车站、火车站,新建了规模很大的娄烦中学。县城的公园更新、街道更新,南山公园新建、北山植物园新建、南大街改建、涧河两路新建,一座座高楼在拔地而起,涧河上又新架了3座大桥,到了夜晚,穿城而过的涧河两岸火树银花不夜天,架设在涧河上的几座大桥造型各异,从高空俯视,连接起来,就像一只巨鸟在腾飞。
  2016年,我在县城购置了一处小区楼房,开始在小城工作、生活,从此,真正融入了这座小县城的烟火,目睹了它的过往与现在一步步的发展与变化。如今,县城公交车由小变大、由普通到高档、由简易到豪华,环保、舒适、便捷,更加方便了市民出行。
  娄烦是一个非常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这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有山有水,中药材遍山遍野,小杂粮皆可种植,夏秋季节,漫山遍野的山花、茂密的树木,更是把娄烦山川绘成了一个花的世界、绿色的海洋,自然景观美到了极致,外地来的人更是流连忘返。连续多年的人工造林累计达61万亩,绿化率57%,森林覆盖率23%,群山环绕的小县城,涧河水穿城而过,这里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充裕,空气质量跃居山西省前首。
  坚持几十年治山治水,使娄烦环境大变,成为“天然氧吧”。如今,娄烦正以人为本创建卫生县城、团结一心共建美好娄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娄烦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娄烦篇章的目标而迈进。
  2018年6月21日,蔡家崖号火车终于从太原通到了娄烦,并通往革命圣地蔡家崖,娄烦人盼望已久的火车终于来了,彻底改变了娄烦不通火车的历史;2023年从太原通往娄烦的高速公路立项动工,2024年10月份娄烦到古交一级路即将贯通,从此,娄烦到省城太原由过去的两个小时缩短为一小时,交通发达了,经济定会腾飞。
  有山、有水、有灵气的娄烦,在乡村公路通、县乡公路通、高速公路通、铁路通,在路路通的大环境下,乡村到县城、县城到省城,条条大路变通途,娄烦定会走向更加辉煌的金光大道。
  我写下这篇文字,是在叙述娄烦、讲述娄烦,也是在寄托着我的一份情意与愿景。娄烦的每一个变化、每一处发展,都让我更加欣喜地看到,进入新时代,娄烦县城在蝶变、故乡的这片土地在蝶变,这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未来的娄烦这座小城一定会有更多的新气象、更加地绚丽辉煌!

郝爱存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25期

  • 第2024-07-24期

  • 第2024-07-23期

  • 第2024-07-22期

  • 第2024-07-21期

  • 第2024-07-20期

  • 第2024-07-19期

  • 第2024-07-18期

  • 第2024-07-17期

  • 第2024-07-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