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挥动巨臂,机械轰鸣作响,飞机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轻盈起降。在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的施工现场,有这样一个人,他戴着一副眼镜,手握卷尺和图纸,瘦瘦的身形攀爬于建筑工地的脚手架间,穿梭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中——他就是太原机场三期改扩建航站区工程部工程师周源䶮。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周源䶮心怀建筑梦想,扎根改扩建工程施工一线,7年来,他始终坚守“攻坚有我,不负所托”的初心,秉承“质量无小事,安全大于天”的信念,为工程各项工作“走在前面”,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能量。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周源䶮负责的综合交通中心项目首批开工,面对工期紧、规模大、施工环境复杂等诸多挑战,从图纸到施工,从土基开挖到垫层施工,从基层浇筑到面层铺设……“‘丁是丁、卯是卯’,工程建设绝不容许有半点马虎和姑息。”周源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构筑起项目建设施工的坚实防线。
“蹲现场,立标准,找问题”是周源䶮的工作常态。有一次,一项即将完工的分项工程,钢筋绑扎已全部完成,只剩最后一步的浇筑混凝土工序,周源䶮发现由于钢筋规格较大,底部的预埋件没有足够的空间放置,导致与图纸设计不符。在了解具体原因后,周源䶮斩钉截铁地说:“按图施工是原则,有实际困难应该及时提出来,绝不能影响工程质量。”周源䶮随即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施工各阶段流程,向老师傅请教学习并现场优化、调整设计方案,以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圆满完成了该项工作。
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一个个挑战接踵而来。由于综合交通中心所使用的装配式技术需要更强的稳固性和牢固性,而常规的混凝土浇筑支撑力度小且耗时。为了保证施工进度顺利完成,周源䶮连续加班奋战,与项目团队一起进行技术攻坚。
夜幕降临,周源䶮便出现在构件进场的库房,他仔细核对每一批构件进场报验的技术资料和外部特征,细心标注每一台设备、每一条管线,笔记本上记满了工艺原理、现场流程、重点参数和操作步骤,贴满了密密麻麻的便利贴。
“那段时间周哥带头,大家上班盯现场、下班找文献、看标准、学技术,一起反复推论,我们感到非常充实。”工程部的高攀超回忆道。经过集中攻关和锲而不舍的努力,改进后的装配式模板搭设方式既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准确度和完整性,又能够降低施工中的作业风险,从而进一步推进了工程进度。
星光不负赶路人,2024年是周源䶮参与太原机场三期改扩建工作的第七个年头,荣誉记录了他的成长和付出——周源䶮先后获得山西航产集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现场指挥部先进工作者,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成果。“未来更需要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才能让我一直走在前面。”淡然面对过去的成绩,周源䶮从容地转身奔赴下一个施工现场。
赵庆 荆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