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情同手足战友情

  每个当过兵的人,不管军龄长短,从踏入军营那天起,就有了战友。情同手足的战友情,远远超出了朋友的界限和范畴。在这里,有理解与信任,有支持与尊重,也有接受与宽容。作为一名曾经军旅近30年的老兵,我对战友情可谓刻骨铭心。
  20世纪80年代初冬,我们来自河北沧州的89名新兵,来到山西榆次。在新兵营,我们度过了3个月难忘的时光,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3年前,于高泉班长把我们三班战友集合在微信群,开了一次特殊的班务会。很多人已经30多年没见了,我们从各自的眉眼间、从声音里回忆着当年的模样,我们说当新兵时难忘的故事,说这么多年来各自的经历,还有工作生活,还有家庭近况……那一晚,我们直聊到凌晨两三点钟。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回想起自己的军旅生涯,许多事情还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绿色的军营、整齐的队列、挺拔的军姿、艰苦的训练、嘹亮的歌声、整洁的内务、掷地有声的口号、铁一般的纪律以及战友们之间真挚的友情,成为我们一生中挥之不去的美好回忆。
  新兵下连队后,我被分配到师机关的打字室当打字员。班长叫苗怀敬,还有个老兵王二利,俩人对我这个新兵非常关心。后来,二利考上广州第一军医大学走了。苗班长鼓励我也好好复习,争取考军校。为了支持我,工作上许多事情他都自己揽下来了。
  当兵第二年,我顺利参加了部队院校的招生考试。考完后自我感觉不错,成绩一出来就有人嚷嚷着要我请客了。然而等到最后,却等来了落榜的消息。我怎么也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凌晨3点多还独自坐在院子里发呆。我当时并不知道,苗班长一直远远跟着我,一晚上没睡。
  军务科的领导和许多战友都来看我,安慰我,苗班长更给了我太多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在人生遇到沉重打击的时候,很快又重新树起了工作和生活的信心。
  后来我到某综合仓库政治处当了新闻报道员。工作性质变了,接触的人更多了,我扑下身子学习、工作,用自己手中的笔来宣传部队的新人新事新风貌。同时,我也得到了诸多首长、战友和《解放军报》《战友报》编辑记者的热情关心和支持帮助。军旅生涯中亦师亦友的感情,让我一想起来就感动不已、感慨万千。
  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我认真学习,经受锻炼,历经考验,一步一步走上基层领导干部的岗位。我时刻铭记着苗班长转业离队时说过的话——年轻时当过了兵,自己这辈子也值了;军装总有脱下来的那天,战友的感情可是一辈子的事儿。
  在担任某分部政治部新闻干事时,报道员小冯工作积极性很高,但学历不高,起步较晚,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我就把他带在身边,手把手教写稿子,始终严格要求、督促,直到他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最后被破格提升为干部。
  在驻地偏远的某油料仓库担任政委时,我为基层官兵营造暖心工程,从净化饮用水、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入手,改善官兵工作和生活条件。我组织开展的一年一度的“云中山之夏”军地联谊活动,让十几名部队官兵与地方女青年牵手。
  2008年底,我率领中国第八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队远赴西非执行维和任务。在宁静茂密的热带雨林中、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岸边、在酷暑难当的战区医院里、在风险无处不在的医疗救助现场,战友们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任务,战友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感情更加深厚。
  人生最美是军旅,军旅最美战友情。虽然离开部队已经很多年了,但战友情将魂牵梦萦地伴随我的一生。

杨珺程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8-06期

  • 第2024-08-05期

  • 第2024-08-04期

  • 第2024-08-03期

  • 第2024-08-02期

  • 第2024-08-01期

  • 第2024-07-31期

  • 第2024-07-30期

  • 第2024-07-29期

  • 第2024-07-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