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医药与癌症交锋的“国医大师”、扎根于农村社区默默奉献的基层医生、与时间赛跑的急救中心团队……近日,我省举办庆祝2024年中国医师节暨人民好医生事迹交流大会,优秀医师代表们用诚挚的情感讲述了一个个托举生命重量、传递人间温度的感人故事。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价值,这些以仁心仁术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实际行动,正是医学人文精神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当前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医院分科越来越细的背景下,如何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如何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如何兼具技术追求与人文关怀,尤为重要。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当前,群众期盼更加良好的就医感受,渴望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这既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寄予厚望,又是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呼唤。
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务工作的灵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医乃仁术”,从古至今,医学始终闪烁着人文关怀的光芒。“作为一个医生,一举一动都要为病人负责;作为一个护士,一言一行都要从病人的利益出发。”中国妇产学科奠基人林巧稚道出了医者对患者应有的关怀。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对患者的关爱、理解和尊重。在2012年颁布的《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中,明确要求“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机器先进,但不能代替医者温暖,医学既有科学的深度,也应有人文的温度。这就需要广大医师坚守医者初心,崇尚人文精神,践行仁心仁术。
弘扬医学人文精神需要更健全的医疗体系作支撑。只有为大众提供更便捷、更广泛、更充分的健康照护,才能更容易实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的任务。接下来,要围绕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标准,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我省县域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0%,被确定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省份,要持续推动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提高基层诊疗能力水平。此外,要持续推出千名医师下基层、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等可感可及的举措,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弘扬医学人文精神,需要营造尊医重卫的氛围。广大医务工作者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善待医护,就是善待生命,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当下,超4成医务人员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超6成医务人员感觉压力山大。全社会要关心关爱医务工作者,用足用好各项惠医政策,落实薪酬职称休假等政策,对任何形式的伤医事件零容忍,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心的执业环境;要讲好“最美医生”的故事,讲好山西“好医生”故事,展现医学温度,传递人文力量,增进人民群众对医务工作者理解与认同。如此,医护人员才能更好地关心对待每位患者。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是现代医学成熟的标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要大力弘扬新时代医学人文精神,让医学更有温度,更好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陈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