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网眼

儿童手表过度开发藏隐忧

  8月21日,一条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迅速冲上了热搜。视频中,一位6岁女孩在自己的电话手表上询问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吗?片刻后,她的手表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因为中国人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小眉毛、大脸,从外表上显得脑袋在所有人种里最大……”随后,该手表所属集团的董事长回应称,“手表回答问题不是通过人工智能,而是通过抓取互联网公开网站上的信息来回答问题。目前我们已经快速完成了整改,删除了上述所有有害信息,并正在将软件升级到人工智能版本。”
  对于这样的回答,多数网友并不买账,他们认为,作为一款与孩子朝夕相处的辅助工具,儿童手表还承担着一定的教育启蒙功能。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一些产品在功能开发上呈现出过度开发的趋势,诱导孩子沉迷其中,引发了家长和社会的担忧。记者走访调查发现,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儿童智能手表的功能越来越复杂,除了最初的视频通话和定位,不少儿童手表还推出了“碰一碰加好友”、好友圈、微聊、益智游戏、听音乐、NFC支付等功能,儿童智能手表不断更新换代,变得越来越“手机化”。
  儿童手表如今已成为许多孩子的日常配件,吕梁市汾阳市西河小学的教师郭雯珺表示,在她任教的班级里,儿童智能手表俨然成了学生的标配。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目前中国5岁至12岁的儿童数量约为1.7亿人,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基本上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孩子有智能手表。暑假期间,儿童智能手表线下门店的生意异常火热。“每年寒暑假和六一儿童节都是我们的销售旺季,顾客对我们的产品认可度很高,常常有卖断货的情况发生。”8月23日,在太原市公园时代城购物中心,某儿童手表品牌专柜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然而,随着儿童手表功能的日益增多,如何平衡好娱乐与教育成为家长和教育者需要面对的新课题。不久前,太原市小店区一家长深夜发文,说起孩子沉迷于儿童手表的听故事功能,已经严重影响学业,最终暴力没收了孩子的儿童手表,引发了无数家长隔空与之共鸣。“又要发消息,又要查资料,孩子长时间盯着小小的一块手表屏幕,对眼睛的负担实在是太大了。”“手表出新的频率太快了,6月份推出了Z10型号,7月中旬又出Z10柯南联名款,同样的型号还区分少年版和旗舰版,真的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吗?”多数家长叫苦不迭。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决策咨询与市情研究部主任范富认为,对于儿童手表的研发,应充分考虑产品与未成年人成长阶段的契合度,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去设计功能和规则,去除不适宜的冗余功能。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儿童智能手表的监管,制定更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合规性。同时,家长和学校也需共同参与管理,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智能手表,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

本报记者郭子萱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8-27期

  • 第2024-08-26期

  • 第2024-08-25期

  • 第2024-08-24期

  • 第2024-08-23期

  • 第2024-08-22期

  • 第2024-08-21期

  • 第2024-08-20期

  • 第2024-08-19期

  • 第2024-08-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