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杜阳林的长篇小说《惊蛰》,故事结局曾留下一个大大的悬念。读者对主人公凌云青离开故乡之后的命运充满着无限好奇。从这个意义上说,《立秋》是《惊蛰》故事的承续,是对凌云青命运走向的回应。不过,作家阿来说:“杜阳林也从书中的人物命运跳出来,从《惊蛰》到《立秋》,他发生了一个巨大的改变,而且这个改变是向前的,向宽的,向深的,向更高文学方向前进的。”由此可见,《立秋》又并非是在简单地书写着续集。作者以其丰厚的生活经历和饱满的生命激情,书写了凌云青式的创业者为梦想和责任打拼的执着与坚守,绘就了一幅改革大潮中破浪者奋勇搏击的生动画卷。这才是小说的精神内核所在。
小说《惊蛰》《立秋》均以“二十四节气”名字命名。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由阳盛逐渐到阴盛的转折,也是秋季的起始。在自然界,“立秋”预示着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在小说《立秋》中,杜阳林以“立秋”这一节气为象征,寓意着时代的变迁和乡土精神的更新。四时有常,经过了人生的“春生夏长”,在主人公凌云青的心里,辛酸坎坷必然会过去,天道立秋,生生不息。作者也借此表达人物在时代洪流中个体精神的成长,充满着和煦、温暖。
把故乡带在身边,才能走得更远。《立秋》之所以能拨动读者的心弦,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作者成功塑造了凌云青这一人物形象。《惊蛰》里,凌云青的身子走出了故乡;《立秋》中,凌云青的心却回到了故乡,也可以说他的心根本就没有离开过故乡。因为“不忘初心”,他的人生轨迹也随之发生着不断地改变。走出乡村,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省报记者;为了帮助更多乡邻摆脱贫困境遇、在城市中谋求新的出路,他毅然放弃“铁饭碗”,与好友合伙下海经商。创业有了一定基础后,他想着能帮助从农村来城里找工作的人习得一技之长,于是又创办了职业培训学校。乡村于凌云青而言,是根,是一个难以磨灭的精神印记。的确,正如作家哲贵评价:“有凌云青这样的人在,人们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可以信赖的。”摒弃个人所有的恩恩怨怨,始终心怀社会责任感和持有道德觉醒力,对故乡不掺杂丝毫杂质的深沉爱恋,令读者心生敬佩的同时也心生感动。
时代的洪流冲刷着人性的底色,《立秋》是一代人的创业史,也是一代人的心灵史,包含着时代的宏大和人性的幽微。在时代的洪流中,每个人都是裹挟其中的一颗沙粒。是随波逐流还是勇立潮头?每个人都有自己艰难的抉择。在特定的时代中,凌云青成了敢于创业、敢于争取、敢于造梦也逐梦的“弄潮儿”。在时代变迁中,在追求物质财富时,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如何获得心灵的安宁与精神的富足,这也是本书留给读者的思考命题。宋桥,这位凌云青曾经的好友和商海合伙人,在关键时刻,和凌云青分道扬镳,拆伙开店,走了资本运作快速赚钱的路子,最终走向了不归路。小说最后,那缠绕在耳畔的电话铃声,读者似乎能从中听出作者对于完美人生境界的期许。
《立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颇为立体和丰满,岳红花、宋桥、史国柱等,包括主人公凌云青,他们的身上既有人性的闪光点,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作者希望自己的书写,不仅有生存者的斑驳血泪,更希望现实生活与文学写作彼此叠加,呈现多元的人性。所以,《立秋》自有一种观照现实的力量。杜阳林生活阅历丰富,对人生自然有着深刻的体验。因此,不管是城市创业生活还是乡村生活,他都能做到信手拈来,文字很鲜活,没有一点悬浮感。他的写作也没有刻意炫技的成分,而是在一次次的商场交锋、人情世故中发掘更深的人性。杜阳林以贴近大地的叙事手法,用扎实和丰沛的细节为支撑,通过对主人公凌云青的人格塑造和设置相应的故事情节障碍,面向读者,真诚地发出了“凌云青之问”:对于像凌云青这样从农村出走到城市扎根且获得成功的人,能给城市带来什么?又能给农村带来什么?
“与改革脉搏同频共振,随乡土精神嬗变更生。”凌云青的个人奋斗史,是中国城乡社会巨变的反映。作为“进城”第一代,农村和城市的冲突让他的内心产生挣扎和纠结,而杜阳林也凭借着《立秋》为寻求一种消解之道提供了自己的回答。
胡胜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