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人们总会在安泽县和川镇的乡间小路上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为把邮包安全送达,他翻山越岭、蹚水过河,独自面对塌方滑坡、道路被洪水阻断冲毁等各种凶险,每出一次班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常常早上五时多起床,晚上八九时回家。20年来,一个人,两个邮包,构成了他全部的生活。他就是和川镇的邮政投递员朱如贵。
20年来风雨无阻,每天骑行120多公里,服务18个行政村,将报纸、信件、包裹投递到千家万户;20年来默默付出,骑坏了4辆摩托车,义务为百姓服务,村民托付的事,他从未推脱过。
“有事就找邮局朱如贵。”成为乡亲们的习惯。因为一些自然村不通公交车,村民购买生活用品、农资,登记信息,存钱取钱等都十分不便。为此,在送件路上,只要有村民提出帮忙,朱如贵就逐一记下,每完成一笔,就核对一下是否办妥,然后打上一个勾。记事本上,每一页都被他写得密密麻麻。由于记得匆忙,很多信息只有他能看明白。
这样的闲事杂事琐事,44岁的朱如贵一做就是20年。具体做了多少,他没统计过:“我出生在这里,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村子里的老人们比较熟悉,很愿意为他们服务。有些事情看起来确实不在我的职责范围,但乡亲们这么信任我,只要他们找我,我就要想办法把这些事情做好。”
村民有的住在山顶,有的住在山腰,有的住在山脚。因为山里的路不好走,没有快递肯接单,他就成了这里唯一的“快递员”。遇上雨雪天,乡村的山路就更难了,一侧是山,另一侧是沟,各种急弯、上山下坡的,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这是通往村里唯一的一条路,再难都要走。”
“直到今天我依然清晰地记得15年前上田村的一个孩子在高考后一个月时间里,每天都守在我必经的山路上,‘朱叔叔,今天有我的通知书吗?’”每次,朱如贵都耐心地说:“孩子,你放心,只要是高考录取通知书到了,叔叔肯定一刻都不耽误,第一时间送到你手里!”
通知书到达当天,下着大雨,雨水使村里的一条河暴涨淹了路。“没法过河,这份录取通知书无法正常投递,我当时想等水退了再投,可一想到这个孩子说不定这会儿正心急呢,说什么也不能让这个好消息迟到。”于是他冒雨绕行70公里,第一时间将通知书送到考生手中。
“我们这太偏僻了,正是因为有朱如贵,我们才能收到儿女寄回来的东西。”住在偏远山区的大爷收到快递时说,乡亲们盼望投递员就像盼望亲人一样。比起那些逢年过节才回家的子女,邮差的到来,才是他们没有被遗忘的证明。
多年来执着的坚守,朱如贵已经成了村民与外界联系的重要纽带。村民们接过包裹时一声真挚的“谢谢”,一杯滚烫的茶水,一个热乎乎的鸡蛋,一张张朴实的笑脸也是支撑他在大山深处无悔行走20年的最大动力……
单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