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自舜帝故里永济市向东北方向绵延开来,抵达沁水县境已是它的末端了。下沃泉,就隐藏在中条山末端的山谷深林之中。“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峰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早在1500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即对中条山的魅力发出了充满诱惑的感慨。但是,由于交通等客观原因,古人对“旅游”的概念则显得较为模糊。
当然,若从个人价值和文化贡献而论,北魏郦道元、明朝徐霞客先辈当属浩瀚历史星河中璀璨的明星。因为,他们都是具有极高文化素养和探险精神的人物。而正是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他们才在毅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驱动下,完成了长途跋山涉水所见所闻的文字集成——《水经注》《徐霞客游记》。包括元朝时的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也同样在世界的东方付出了惊人的行动。由是,“旅行家”名号在被冠于他们头上的同时,人们才逐渐认知了更广维度的自然世界,“旅游”二字也随之进入人们的精神领域,且慢慢成为人们获取惬意生活的一种自觉追求。
历史上的中条山,自唐朝便是仙家修道飞升的地方。民间耳熟能详的张果老、吕洞宾,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迷人的传说。他们“往来于汾晋间”,手持渔鼓简板,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传经布道,不仅促进了道家教义的普世传播,而且催生了民间曲艺“道情”在晋南的发展繁荣。更为重要的,还为“金元杂剧”尤其是“梆子戏”在元朝萌芽、明朝成熟、清朝兴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千百年来,纵贯运城、临汾、晋城160公里的中条山,无论山南山北都飘荡着梆子戏高亢激越的旋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中条山因为有道家仙人居住而名声大噪。何况,上古时期还是“伏羲创立《河图》《洛书》并由五老授之帝王”的所在。因而自唐朝以来,只要是崇道的皇帝,无不对中条山中的五老峰格外钦敬并登临朝拜。如此,中条山的“朝峰庙会”就渐渐形成了体例。到明朝中期,每年七月初一开始,为期十五天的朝峰庙会可谓盛况空前。据记载,万历十九年孟秋,“皇明神宗万历天圣……驾临晋地五老山玉柱神峰……祥云缭绕,殿宇浮空……事播天下……秦豫湖广东鲁浙地香人云集。”如此现象,一方面促进了“茶房文化”的发展,同时又有力地推动了“民众旅游”的积极性。以至于二十世纪以来,仍然热度不减:峪口茶房40余家,庙新旧两座,大戏台唱戏,善男信女十余县人来朝山进香。——可见,中条山在历史上不但是享誉四海的圣山,更是旅游业的滥觞之地。
相对于五老峰,下沃泉所处的山峰则有些闻所未闻。它既没有迷人的传说故事,又没有令人称奇叫绝的美丽风景。但它两山夹峙、林木葳蕤、清泉长流的自然生态,就像一块隐藏于中条山端的无名璞玉,迟迟没有人发现它的内在魅力。一天,两驾驴车突然停在这里山谷的溪流边。车上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时在元朝末年,兵荒马乱。他们究竟从哪里来,不得而知。他们心中惟一的希望,就是躲避战乱,谋求一处不易被人发现的“世外桃源”,从而安居下来繁衍生息。那一晚,这里山风清爽,泉水淙淙,鸟鸣啾啾,睡梦中,他们依稀看到一座座屋舍矗立在眼前。于是,他们卸下所有的顾虑,开始在这里修建新的家园。一年,两年,直到明朝建立,他们的家园已颇具规模。而这时候,他们才下意识地告诫自己,得给这个新建的家园起个名字了。他们遂以所居之地共有五处泉眼取村名为“五泉”。
后来,他们的族群人数多了起来,便实行支脉分流之法。不过,尽管予以了分流,但他们仍然围绕着五处泉眼来居住和生活。半耕半读,是他们生活的常态。由于居住在山谷之间,地势南高北低,可以利用的田地并不宽泛,他们在热切期望年年能够丰产的梦想中,便把村名“五泉”改叫成“沃泉”。再后来,沃泉村又一分为三,称为上沃泉(两处泉眼)、中沃泉(一处泉眼)和下沃泉(两处泉眼)。同时,在最初的根据地即“下沃泉”分别修建了一座虞帝庙和文昌阁。逢年过节,他们都会隆重举办祭祀活动,以此来激励族人传承弘扬虞帝的风范,渴望家族能够出个一官半职。时间到了明朝永乐初年,他们族群中一个名叫郑素的读书人以拔贡入仕,担任雄县县丞。喜出望外,一下子让他们整个郑氏家族多了份荣耀。
清朝康熙年间,郑氏家族一个知书达理的美丽姑娘,被当朝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田从典(山西阳城人)之子田懋给相中了。两位新人喜结连理后,郑氏家族在当地的影响真是无限风光。田懋后来官至一品,郑家小姐不仅跟着享了福,还使娘家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尽管如此,下沃泉村的郑氏家族始终保持着“温良恭俭让”的传统家风。当然,听梆子戏也是郑氏族人的文化喜好,他们看戏的园子,便是位于村子中央的虞帝庙。
如今,漫步在沁水县土沃乡下沃泉村,透过岁月的沧桑,那斗折蛇行的小巷,参差错落的小院,玲珑简朴的门楹,以及镌刻着“耕读”“勤俭”“守拙”的石额,无不让人深深感触到郑氏家族一路走来的谦恭秉性和艰辛立世的集体人格。一族人的创业,一个村庄的历史,郑氏家族的后人不会忘记。从他们厚道朴实的笑容里,可以体会到奋斗不息的乐观精神。他们性格坚韧倔强,但不执拗保守。在现代化进程日益推进的今天,他们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毫不吝啬把祖辈留下的古宅贡献给了村集体,以大力支持乡村文化建设和全域旅游工程。当他们按照村集体统一规划在村南建起新房的那一刻,每个人都洋溢着自信的神情。因为,他们心有所期。而这种期望,就是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到他们世代居住的村庄,了解他们家族生活起居的历史,感知这一族群数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民俗风情,体悟大山深处不一样的村舍文化。
杨孟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