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言叫我心内惊,元帅执法不徇情……”这是晋剧《芦花河》选段里的唱词。9月1日一大早,本是9点的演出,戏迷朋友提前半小时已经来到了位于太原市迎泽公园小戏台前,观看欣赏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带来的演出。
虽是初秋,也有了些许凉意,但院团的演职人员却以无比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在汗水浸湿的舞台上挥洒着他们的才华与激情。演员们的每一句唱词、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的无尽热爱。这种对艺术的坚守和尊重,不仅让观众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演员杨丽丽表演完来到后台,边卸妆边告诉记者,看到台下有不少年轻观众,很是高兴,这样的演出不仅为非遗传承活化增添动力,也能持续增强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记者在省晋剧院排练厅,看到了热火朝天的排练现场。青春面庞不仅在舞台灯光的映照下魅力动人,也在练功房内以素颜面貌挥洒着无数汗水。这些青年演员不忘技艺精进、持续奋斗的初心,牢记传承晋剧艺术、续写崭新辉煌的使命。目前,省晋剧院有一股有朝气、有活力、有未来的表演中坚力量,正在为接过晋剧事业繁荣发展的接力棒积蓄强大动能。
在观看排练演出的时候,记者见到了国家一级演员陈转英和陈红两位老师,她们一致表示,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经常没有节假日,还会碰到意外的雨雪天气,不管如何,只要有演出,只要台下有观众,都会认真地演下去,把最精湛的艺术奉献给基层的老百姓。
近日,山西省晋剧院的演职人员冒着酷暑深入汾阳、昔阳、文水等地进行演出。台上花旦、小生、老旦、文丑各展风采,念白和唱词虽然听不太懂,但韵味十足的唱腔、身段表情所传达的情感、锣鼓管弦所营造的气氛,浸满了这方水土,让人赏心悦目。剧终时,花旦演员伴着上下翻飞的手帕,展现出柔美的舞姿,让人惊讶于演员的表演功底,不禁啧啧称赞。据了解,自2017年,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启动以来,山西省晋剧院连年超额完成演出任务,共免费送戏下乡1258场,惠及群众逾百万人。山西省晋剧院院长白雁鹏说:“今年已经在27个县完成了150场的演出任务,在送戏过程中,大量使用青年演员参加演出,给青年演员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促进青年人才的培养。”
曾几何时,韵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的晋剧吸引着无数的名人骚客,是黄河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2006年,晋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晋剧,即中路梆子,是山西省的代表性剧种,为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由于它的活动地区在山西中部,尤其是在太原附近、晋中一带,而且这一剧种历来受到山西中部广大群众的欢迎、喜爱,因称中路梆子。
从舞台走上大银幕,《布衣于成龙》用了6年,一亮相,就奉献了传统戏剧艺术与现代影视语言融合的创新经典。9月6日,由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谢涛领衔主演的晋剧电影《布衣于成龙》在太原首映。该片入选了2018年度中国剧协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是晋剧第四部电影,之前有《打金枝》《三关点帅》和《傅山进京》。山西师范大学大四学生武锦涛说:“我从小爱看戏,现在学的也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谢涛老师的戏我都很熟悉,晋剧《于成龙》不管是剧场版还是下乡演出版,我也都看过。但今天看了电影版,我还是觉得非常震撼。这部电影打出了两张山西地方文化名牌,一张是晋剧,一张是历史名人,这个‘组合’太给力了!”首映礼后,谢涛当晚还要去社区演出。总有人问她,一年这么多场戏,怎么坚持下来的,谢涛说,“就是因为爱,晋剧的血液在我身上流淌。”
“我只是晋剧的一个符号,我的背后是一部部好戏,一个不断发展的剧种。只有和观众产生共鸣、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以更符合当下审美又不失本味的姿态,走进更多人的心里,赢得更大的市场,从而传承下去,获得持久的、良性的发展。”从艺已过40载,谢涛为晋剧不辞辛劳,如今年近60岁的她依然坚持在舞台演出。
记者从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了解到,从正月开始到现在,所属实验一团和实验二团,已完成下乡演出280余场,惠民演出40余场,足迹遍布山西各个县乡村镇及陕西、内蒙古等地方。丰富多彩的表演吸引众多群众驻足观看,博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院长谢涛表示,推动鲜活生动的戏曲艺术直达基层、走进生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戏。
如今,新的戏曲生态正在“云端”形成。某短视频平台发布的《2023年度演艺直播数据报告》中,着重提到“晋剧主播们带来1.2万场演出,场均‘票房’(直播收入)同比增长379%”。数据背后,是晋剧从业者不断开拓新舞台、新观众,基层晋剧演员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的可喜态势。“90后”晋剧主播张晓霞从2022年开始接触直播的,当时什么都不懂,只有两三个人的直播间让她很受挫。张晓霞说,学戏曲的人都是能吃苦的,她顶住失落坚持直播,尝试不同的直播内容。化戏曲妆、讲晋剧故事、唱戏曲名段,在坚持播了一个月后,她的直播间人数渐渐多起来,从几十人、几百人到高峰时有近五千人同时在线观看。由于演唱精湛、热情真诚,张晓霞收获了一批忠实观众。除了抓好直播内容,她在短视频内容上也积极创新,传播晋剧文化,拍摄了“戏曲中受伤的女人什么样”“戏曲中如何表现追赶”“戏曲妆怎样画”等科普性内容,收获了45万点赞。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晋风社作为一支传播戏曲文化、宣扬戏曲魅力的青年社团,不断加强与周边戏曲剧团的联系,让更多喜爱戏曲的同学能专业系统地学习戏曲文化,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戏曲、欣赏戏曲。今年暑假放假前,学生王娅茜表示,在这里我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感受到了文化自信。我觉得我们青年一代,要主动去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有意识地去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更大的舞台。
一方长凳,两盏清茶,三分神气韵,四方绕梁声。数不尽三晋瑰宝,听不够山西梆子。
山西大地厚重的历史底蕴,孕育了“晋善晋美”的戏曲文化。
时光流转,晋剧承载了三晋大地的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更是一部鲜活的历史长卷,记录着这片土地的风情民俗。飘轻裾,曳长袖,丝竹管弦抑扬顿挫,清辞丽曲婉转传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晋剧根脉牢牢扎进了三晋厚土,在一代代传承人手里,不断创新发展。
山西晋剧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它不仅是山西的文化名片,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所以,晋剧将继续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独特之处。
本报记者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