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网眼

短剧何以恋上“银发族”

  《闪婚五十岁》《闪婚老伴是豪门》《保洁老妈无极归来》……近来,在互联网微短剧市场掀起了一阵“中老年风”,原本流行于年轻人圈子里的“甜宠”“逆袭”等“土味”剧情,却让许多“70后”“60后”乃至“50后”的群体沉迷其间、欲罢不能,甚至不惜斥巨资用来追剧。“中老年霸总短剧火出圈”“中老年困在短剧里”“短剧行业坐拥70%中老年观众”等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持续高热,引发了全网对中老年微短剧的关注热潮。这类微短剧究竟有何魔力?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为中老年人“造梦”成流量新贵

  “万万没想到,我妈竟然看剧上了瘾!”晋城市民牛慧慧至今对她年过六旬的母亲迷上了在短视频平台追剧这件事仍不敢相信。她对记者谈到,最近几个月,她发现平日喜欢外出跳舞、打牌的母亲任女士变得深居简出,经常待在自己房间里刷手机。起初,她也并不以为意,但后来却发现母亲刷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甚至茶饭不思,不明就里的她在询问之后才知道母亲竟是在追剧。
  “开始只是在刷抖音的时候跟着看了几眼,后来看进去就停不下来了。”任女士告诉记者,她起初刷剧也纯属意外,有些是短视频平台的推广,有些则来自一些老朋友的推荐,并且他们一起聚会、跳舞时还常常会讨论剧情。记者询问并调查得知,任女士爱看的短剧流行于各大短视频平台和短剧App,这些剧集平均每集时长约1-2分钟,内容涉及家庭亲情、中老年情感生活、事业奋斗、子女抚养赡养等,故事情节相对浅显直白、观赏门槛较低,情感朴素,既有“温情”也有“苦情”,节奏明快的冲突碰撞和爽文式的反转逆袭是其最大看点。
  这类短剧有多受欢迎呢?据记者观察,现象级爆款剧《闪婚老伴是豪门》仅在其抖音的官方账号上播放量就已超5.6亿次。“此前,中老年群体往往游离在文娱作品的叙事主体之外,常是青年人情感故事中的陪衬,而在这些剧作中他们却成了主角,构筑起一个个乌托邦世界,演绎起了自己的‘风花雪月’,这种不同以往的新奇感受得到观众的欢迎也在情理之中,制作方可谓是找到了流量密码。”山西工商学院传媒学院教师冯梅如是说到。

需求与市场“双向奔赴”

  其实微短剧热潮由来已久,但以往受众都是40岁以下的青年或青少年,如今却为何备受“40+”群体的垂青?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中老年群体日趋壮大,他们有着同年轻人一样的情感需要和文化娱乐需求,如果这种需要在现实生活中缺失,则不免会将目光投向虚拟世界。”山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员薛平认为此类短剧的内容非常丰富,家庭伦理剧、中老年情感婚恋剧等既贴近现实生活又切中社会热点,这为中老年朋友提供了丰富的情绪价值,满足了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任女士也向记者表达了相似的看法,她表示在退休后,时间比较充裕,平时除了和老朋友聚会跳舞、打牌外,在家看电视剧也是她喜爱的娱乐消遣,但时间久了,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剧荒”。她对记者说道:“现在的电视剧我们这个年纪喜欢的不多,反倒是这类网络短剧比较合胃口。”冯梅也表示认同,她说道:“短剧新颖的形式和内容为中老年群体的文娱生活提供了补充,同时也成为他们进行情感表达和社交的新形式。”
  此外,冯梅还认为短剧之风吹向中老年群体更是市场和受众双向奔赴的结果,并且商业利益的考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8月发布的《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967亿人,其中60岁以上的网民超1.57亿人,50岁以上中老年网民已超3.66亿人,占33.3%。另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数据,2023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为7万亿元左右,预计2035年将达到30万亿元。“此前,文娱市场更多地锚定年轻群体,而随着银发网民的增多以及他们消费潜力的日趋凸显,短剧市场自然而然地也望向了这块‘处女地’。从制作角度来看,这类剧无需大牌的演员、精致昂贵的服道化投入以及繁杂的后期制作,成本通常在数十万元,但市场收益却高达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元,成本投入少、市场回报可观、投资风险相对较低,这自然受到投资方的青睐。”冯梅说。

爆火之下有隐忧

  中老年短剧火爆出圈儿的同时,“微短剧已经疯了”“警惕微短剧围猎中老年”等网络热议话题也随之持续发酵,其间潜藏的风险也引起网友的担忧。
  “没想到这么短的剧却这么费钱!”任女士告诉记者,为了追剧她竟不知不觉在短短2个多月里花了1000多元。记者随即选取了某短剧账号旗下几部作品发现,通常一部剧的前三分之一可供免费观看,而后则需付费,每集价格在0.8元-2元不等,一次性解锁全集的费用少则20多元、多则近70元。冯梅告诉记者,中老年人“冲浪”的经验有限,不像年轻人那样擅于在不同平台寻找破解或盗版资源,因而常选择直接付费观看,尽管单集价格较低,但动辄数十集乃至上百集的体量,累积起来就是个不小的数字。“中老年人通常不擅于操作手机、网络消费辨别能力不强,部分商家利用这些弱点,通过默认连续支付、自动刷脸付费、广告引导消费等方式易致群众蒙受经济损失。”冯梅说。
  此外,冯梅还对这些短剧的质量和价值导向表示担忧。“现下的中老年短剧作品实际上与年轻化的短剧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换了中老年的人设和故事背景而已,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同质化现象,大多数作品不过是流水线式的程式复刻。”冯梅同时还对记者提到,此类短剧中常出现保安、保姆、快递员、修理工、环卫工人、农民等劳动者的形象,看似聚焦普通群众的生活,但实际上却通过浮夸、脱离现实的荒诞剧情,上演人生逆袭或者扮猪吃虎的套路,部分作品甚至刻意渲染扭曲、低俗的价值观。
  据悉,今年6月1日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的《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正式生效,明确微短剧施行分类分层审核,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这为短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引领。除此之外,薛平还认为,行业内部应当建立相关规范,主流短剧平台更需展现责任与担当,不能唯播放量和商业利益至上,切实做好相关内容的监管,保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王少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0-22期

  • 第2024-10-21期

  • 第2024-10-20期

  • 第2024-10-19期

  • 第2024-10-18期

  • 第2024-10-17期

  • 第2024-10-16期

  • 第2024-10-15期

  • 第2024-10-14期

  • 第2024-10-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