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11”网购促销活动已拉开帷幕,面对网络空间的海量信息,第三方测评成为消费者网购决策的参考,许多人养成了买前看测评的消费习惯,一大批测评账号因此走俏。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部分测评博主为吸引流量、快速“变现”而耍起“花招”,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发布虚假内容,还有的“商测一体”“以商养测”,误导乃至欺骗消费者。
为了给自己选一款粉底液,家住太原小店区的“95后”姑娘婷婷翻阅了多篇测评笔记,最后下单了某博主的“强烈种草款”,视频中博主宣称此款粉底液持妆效果可以达到8小时,防水防蹭还具备一定的养肤功效。可婷婷收到产品后发现,效果与视频宣传大相径庭。“我使用该产品后不仅没有视频所说的效果,还引起了皮肤不适,线下就医才得以好转。”婷婷告诉记者。
有婷婷这般遭遇的消费者不在少数。目前网络上传播广泛的第三方测评视频,绝大部分都是博主个人通过自身测评或引用对比专业检测结果、分析调研数据,对商品的质量、功能、设计、成分、性价比等方面进行比较。虽然相较于权威机构,其主观性较强,但对消费者影响却不可小视。数据显示,近八成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会观看第三方测评视频。
然而,在测评视频中,部分博主专业测评水平不足,还将个人喜好加入评价中,这种测评内容往往无法为消费者提供准确客观的产品信息。部分测评机构还存在“以商养测”的现象,一边开展各式各样的测评,一边进行电商卖货、广告营销等,以测评之名行带货之实,看似客观中立实则为了利益,其销售商品质量往往难以保证。
“进入秋冬了,想给自己买一套保暖内衣,花了不少时间看测评视频,最后花100多元买了测评博主鼎力推荐的内衣,没穿几天就开线了。”“以前我经常从第三方测评平台上选购商品,因为省时省力,不用自己货比三家。但最近从某测评平台上买的保温杯,装进热水不到两小时,杯中水就凉了”……有不少网友在参考相关测评后买到了问题商品。
缺乏测评标准、夸大宣传、虚假测评、做商业性广告……《“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93.1%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其中缺乏测评标准的主观性测评多;5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的模式,难保公正性;37.2%的消费者反映通过观看第三方测评所购买的商品出现过质量问题;3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虚假测评。
如何让第三方测评规范发展?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协同发力,设置行业准入门槛;夯实第三方测评主体责任,做到“谁测评、谁负责”,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建立消费投诉的绿色通道。
相关平台也应落实责任、拿出实招。专家表示,平台方需进行账号身份认证,强化问题账号审核,对平台内的测评账号建立作品审核、信用投诉、宣传带货管理等多重监督机制,以保障消费者不被误导。
本报记者刘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