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

社区里的古琴公益课开班啦!

  11月初,在闻喜县苗圃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古琴文化公益课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很喜欢传统文化。社区开展的古琴公益课不仅让我学会了古琴的演奏方法,丰富了自己的退休生活,也让我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社区居民陈丽芳说。
  今年8月,闻喜县苗圃社区开设了古琴文化公益课,为社区居民的生活添上了一抹传统文化的色彩,让古老的琴音在现代生活中回响,绽放出新的生命力。“最初接到苗圃社区吴主任的邀请,从选择场地、布置教室、筹备谋划,仅仅十天时间,第一期古琴非遗公益传承班就开班了,社区工作人员跑前跑后,对古琴非遗传承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帮助。”古琴老师刘冬霞说。每周二、周五下午,刘冬霞老师都会准时出现在苗圃社区居委会的古琴公益课堂上,用她那温柔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讲述着古琴的悠久历史、纷繁门派以及各部构造的奥秘。在她的引领下,居民们仿佛穿越千年,步入了古琴艺术的奇妙世界,感受着那份来自远古的雅韵与宁静。目前,古琴公益课堂已开展16次,参与学员25人。
  在公益传承班开课期间,各位学员对古琴文化的热爱与执着令人感动。为了每天能来练一会儿琴,每周能来上两次课,有的学员一次又一次推掉了朋友的饭局,带孙子的奶奶把孙子哄睡着托付给爷爷照看,自己悄悄过来上课……有一位奶奶在运城陪小孙女上学,每次开车来上课,下课又开车赶过去接娃放学;还有一位在西安带孙子的奶奶,从西安回来就为了赶着上几节课,每天坚持打卡,就这样一个月奔波好几个来回。
  今年10月,在苗圃社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汇演活动中,学员们为居民演奏了她们在公益课堂上学到的《满江红》乐曲,为祖国献上自己的祝福。苗圃社区负责人吴娜告诉记者,设立社区古琴公益课堂的目的是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文化交流平台,在这里大家以琴会友,与音做伴,用古朴琴声连接邻里情,形成独特的社区文化,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王荔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1-05期

  • 第2024-11-04期

  • 第2024-11-03期

  • 第2024-11-02期

  • 第2024-11-01期

  • 第2024-10-31期

  • 第2024-10-30期

  • 第2024-10-29期

  • 第2024-10-28期

  • 第2024-10-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