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漫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发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号召,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树立全局观念、做好有机结合、推动产业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光照亮伟大复兴之路,有助于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更好担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时代重任。
树立全局观念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全局观念指看待、处理问题善于从整体着眼,把一切重大因素统一起来考虑,把发展过程各个阶段衔接起来审视,把所从事工作的纵横经纬贯通起来把握,为科学决策提供扎实依据和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局观念,要求“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谋划和推进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全局观念”,将全局观念的重要性提升到崭新高度,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在内的“复杂的整体”,涵盖范围广、触及领域宽、影响程度深。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紧迫的使命任务,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全局和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全局整体把握,才能客观、全面地加以思考、定位。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进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洞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必须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系统把握、全面推进。
从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全局进行把握。文化展现着时代的精神,文化更需要适宜的土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同时也为其传承发展提供深厚的实践土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顺应发展大势,增强历史主动,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全局深刻把握、扎实推进。
从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全局进行把握。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指明路径。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自觉将其置于世界文化坐标系中考察、衡量、审视,从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全局精准把握、科学推进。
做好有机结合
基于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并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规划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底蕴,也为“三个文化”的有机结合创设了契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同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结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注入新活力。
结合革命文化,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党性立场。革命文化创造于我们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最能体现中国人民“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民族气概和“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最能激起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家国情怀和心手相连、守望相助的共同体意识,呈现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的内在契合性。将革命文化充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进一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革命光辉和斗争气质,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民族立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
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领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了时代进步的潮流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从发展目标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都是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进一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引领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文化引擎。
推动产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到党的十九大要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我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日益铿锵,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担负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重任,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政策、环境、市场、机制等四个方面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要完善政策体系。瞄准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对既有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整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禀赋为依据,及时出台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揽子行动方案,对政策边界、发展目标、资金扶持、技术路线、重点任务、社会责任、知识产权、市场开放等相关内容讲清讲透。
要融入时代语境。走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产业化发展之路,需要融入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体验化、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特征,发挥技术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打造一批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文化产品和项目,高质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要面向世界市场。积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把能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个性的优质资源推向世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品牌。通过国际赛事、知名展会、双边交流、社交媒体、跨境电商等多种途径,全域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拓展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国际市场地位。
要构建长效机制。应坚持创新驱动、品质为上、效率优先、协同推进原则,让一切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文化生产要素充分涌流,走可持续、集约化发展之路。将完善法治保障、优化市场结构、鼓励全民参与、加强监管评估结合起来,创设政府、企业、民众上下联动、紧密协作、美美与共的发展氛围,构建长期有效的激励、保护和监管机制。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正越来越成为区域与区域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内容。因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之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重任。(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