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政法

【代表委员建言】省政协委员李剑英建议:支持民企发力乡村产业

  省工商联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决策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牵头实施“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力军。当前民营企业参与乡村产业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为此,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李剑英建议,从以下三方面支持民企在壮大乡村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健全政策激励机制上再加力。探索推进农业农村投资集成改革,在土地、税收、财政资金引导等方面,支持龙头企业扩大产能、提档升级、丰富业态。统筹好山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和推广,探索设立“山西省农产品品牌建设专项资金”,加大涉农企业品牌宣传的财政支持力度。健全完善省级农产品营销平台,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特优农业从产品向品牌跃升,推动产业特色化、集群化。聚焦脱贫县加快发展,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参与打造特优产业板块、专业镇。
  在释放科技服务效能上再加力。依托晋中国家农高区和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支持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创建区域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参与构建我省农产品标准体系,促进农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加大数字技术在农业产业领域运用力度,加快农业产业产前产中产后数字化运用及改造。支持农业科技人才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和作价投资等方式,与民营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支持民营企业联合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下沉乡村开展订单式、菜单式等培训,培养更多“土专家”“田秀才”“乡村工匠”。
  在夯实持续发展保障上再加力。聚焦脱贫县、重点帮扶村,优化普惠金融服务点设置,鼓励设立普惠性乡村产业基金,帮助涉农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聚焦农业产业链条,鼓励银行、保险、担保等机构,协同创新金融服务产品。聚焦农村物流体系,支持民营企业建设运营乡村e镇,补齐冷链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农产品电商和快递贯通发展。健全完善“村集体经济有收益、农民有收益、企业有效益”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让农民群众鼓起“钱袋子”,民企发展拓展“新空间”,乡村振兴走出“新路子”。

  本报记者邓伟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1-27期

  • 第2024-11-26期

  • 第2024-11-25期

  • 第2024-11-24期

  • 第2024-11-23期

  • 第2024-11-22期

  • 第2024-11-21期

  • 第2024-11-20期

  • 第2024-11-19期

  • 第2024-11-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