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亭是代县五里村崖坡路北口的一个小景观,2022年7月建成。主体为“一石两亭”,源于陈巨锁先生题书的“博爱”两个石刻大字,故名博爱亭。
崖坡路是五里村通向108国道的4条主路之一,全长770米。过去是高低不平的土路,路北口有大陡坡,起风时尘土飞扬,下雨时泥泞蹉跎,大雪时坡滑路险。20世纪70年代中期,王贵英姐姐骑自行车,带我和妈妈去邻村古城村看望寄养喂奶的弟弟时,有一次还连人带车翻了跟头,转瞬近50年过去了,我至今仍记忆犹新。2007年9月“村村通公路”时,修成3米宽的水泥路,后由于部分路段两旁杨树参天,枝繁叶茂,影响视线,行人和通车存在安全隐患,且路北口多年堆倒垃圾影响人居环境。2021年11月18日,热心公益的王国书先生资助,历时半月修建成路北口石头护坡212米,路北口以前断壁残垣、遍地垃圾的情况得到改观。2022年11月17日,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老党支书王拴龙协调村里事项,历时1月改造成7米宽的柏油路,路东西两旁各配套1米左右的绿化带、并安装路灯;其间,五里村人石金柱先生公益修建了石头护坡上的砖垛和土墙,增添了小村古意!自此,村民在崖坡路夏晚散步、晨起锻炼的人多了起来,烟火气浓了起来,农忙时路旁的欢声笑语、农用机械车的突突声不时回荡在小村。
修路前期,我数次实地勘测,手绘博爱亭构建小图:主体为一石两亭。石型为纵,色为赭红,正刻“博爱”,上刻西泠印社鲍复兴先生篆刻作品“美意延年”,旁植翠竹。亭型为横,色为瓦兰,北雕“阳光”(由龙得胜先生题书),南刻“履和”(由韩少辉先生题书),亭下青松,松旁两小石,分刻西泠印社鲍复兴、张公者先生篆刻作品“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为方便踏脚观赏,博爱亭对面置放3个直径1米3左右的赭红色、青蓝色老磨盘。
2022年6月22日,我亲朋张俊成、宋国平、张锦仓、王双喜、解恒亮移植翠竹青松,宋国平义务浇水保养,两年来松竹梅等郁郁葱葱、蓬蓬勃勃。
2022年6月19日,和王利民兄到忻州拜访陈巨锁先生,请题“博爱”二字,我是慕名满怀敬意第一次拜访陈老,陈老热情好客,谈及家乡公益之事,鼓励“力所能及为家乡、为社会多做点好事”。交谈一个多小时,聊到家乡旧事、代县人文历史,陈老知识渊博,儒雅敏捷,豁达健谈,大家风范,让我由衷敬重、深深感动!
2022年7月16日,盛夏炎炎,请定襄县祁世良师傅到五里村石刻,我侄儿洋洋和俊成侄儿二毛协助打下手,近一天打磨刻好两个1米左右的“博爱”大字,即让我堂弟王月喜上漆。我当天的心情,就像儿时上学考了好成绩一样高兴,即在博爱亭旁留影发给利民兄并请报告陈老。利民兄不几日告我,陈老对石刻是满意的,我不踏实的心才放了下来,陈老德高望重赐书寄语小村,陈老的厚爱使小村熠熠生辉!
我之前和利民兄交流过建博爱亭的想法,在秀容古城拜访陈老时,利民兄鼓励我将这个过程记下来。其实自己当时的心情有些矛盾,认为做过做成就好,没必要再诉诸文字。但也难却利民兄的美意好意,作为个人情感喜好,斟酌思虑再三,2022年6月29日草就《博爱亭记》:“昔日崖坡路,今朝大道成。通途宽且直,光照暖而明。念念田园趣,悠悠乡梓情。新亭名博爱,踔厉写人生。”请利民兄以颜体书丹并石刻于村,也算是对“乡土地域文化”的些小探微。
一眨眼两年多过去,回头看从最初构想、全程实践、达到预期效果,整个过程都是美好难忘的,漫步在家乡崖坡路、博爱亭……我是开心快乐幸福的!心中有爱,昂首前行!作为参与者见证者,我之所以再次记述这些文字,谨对多年来关爱支持五里村的师长朋辈们,敬致最诚挚的谢意!祝福可爱的家乡明天更美好!
王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