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县域

盂县大力拓宽秸秆转化渠道

  本报讯 作为全省10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之一,盂县今年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积极拓宽秸秆转化渠道,努力将昔日的“废柴”转化为绿色“财富”。
  盂县农业农村局结合中央、省、市的相关工作要求,出台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并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全县上下同心协力,共同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我们的目标是坚持秸秆粉碎还田、肥料化利用、饲料化加工、能源化利用、基料化应用等多路并进,力争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该局党组书记、局长石建忠表示。为了减少焚烧隐患,盂县特别以重点防火区及靠山近林地带的13万亩秸秆为重点,采取了秸秆离田措施。
  摸清秸秆资源量是前提。2023年,盂县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到44.92万亩,秸秆产生量约12.95万吨,可收集量约12.03万吨,利用量约10.85万吨。今年,随着粮食种植面积的增加,秸秆产生量也将进一步增多。为此,盂县分区域、分作物示范推广了深耕翻埋、碎混、堆沤腐熟等秸秆还田技术模式,以适应机械化生产,助力后茬作物稳产优质。
  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过程中,盂县优选了一批专业从事秸秆收储运和综合利用的新型经营主体。在西烟镇,盂县顺泽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引进的除尘型秸秆打捆机将地里的玉米秸秆吸入、粉碎、除尘、压块后,形成结实的秸秆捆包。这些捆包不仅纯净度高,能直接送到养殖场喂牛羊,还能被附近的食用菌加工基地批量采购作为菌棒基料。
  与此同时,盂县注重秸秆利用生态效应的监测评价,在东梁乡、苌池镇设立了2个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点位,连续3年实施秸秆还田生态效果监测与评价。通过跟踪监测土壤质量、作物生长情况、秸秆分解速率等指标,探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综合生态效应,为今后推进秸秆科学还田提供理论支撑。(苏晓晨 郭鑫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2-15期

  • 第2024-12-14期

  • 第2024-12-13期

  • 第2024-12-12期

  • 第2024-12-11期

  • 第2024-12-10期

  • 第2024-12-09期

  • 第2024-12-08期

  • 第2024-12-07期

  • 第2024-12-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