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利伟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原创性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不仅鲜明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而且深刻阐明了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重要意义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顺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两个结合”,勇担文化使命,加快建设更具创造力、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强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幸福和顺”文化新篇。
高举思想旗帜,凝心聚力铸“文化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始终坚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强化思想引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导向至关重要,我们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将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最大政治任务,发挥好“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带动作用,以上率下学、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深化宣传阐释。坚持政治性、实践性、结合性、针对性“四性合一”,建强“1+8”宣讲队伍,创新开展“理论+百姓+文艺”互动化宣讲,建立“理论+宣传教育+精神文明创建”联动机制,用心用情用功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精神的宣传阐释,把“基本原理”变成“常识道理”,让理论宣传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引导全县752个基层党组织、11764名党员、12万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优化传播实效。建强用好县融媒体中心,形成报、台、网、微、端于一体的融媒传播矩阵,推出一批又一批创意好、质量高、接地气的新闻精品,其中“我们的节日·七夕”系列活动被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今日环球》报道;《中国日报》海外版聚焦和顺“豹乡田”,整版刊登讲述和顺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生的生态故事,让华北豹从太行山深处走向世界视野;央视记者实地探访和顺县华北豹栖息地,连续两次直播报道,更加真实、立体、全面地传播和顺声音、展示和顺形象。
坚持守正创新,持之以恒兴“文化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我们始终坚持把推进和顺县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使命责任,全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着力提升人民文化福祉。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坚持系统性保护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相结合,稳步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全力做好328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创排稀有剧种弦腔《相爱和顺》、凤台小戏《喜荣归》、晋中弦腔《锦缎记》等非遗剧目,推出文化宣传短视频《非遗里的和顺》,创新发展唢呐吹戏等8个代表性项目,举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宣传展示,推动非遗从“小众”走向“大众”,不断提升和顺非遗文化的感召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赓续传承红色血脉。充分挖掘和顺红色资源“富矿”,持续擦亮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馆等红色地标,高标准建设一批红色名村、红色驿站、红色教育实践基地,使散落在和顺大地的每一处红色资源都成为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举行党史学习活动,教育党员干部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筑牢历史记忆,切实把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培育壮大文旅产业。突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融入“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打好“太行山水、夏养和顺、牛郎织女”三张牌,培育“牵手浪漫爱情到和顺”业态群落,连续成功举办十三届“中国·和顺牛郎织女爱情文化节”。规划投资8.1亿元,牛郎织女文化园、青家寨景区、云端之上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喜文化”“喜活动”“喜产品”叠加效应显现,国内外游客慕名走进南天池村,沉浸式体验婚俗文化,走马槽村“云端草原”吸引成批游客观光体验,切实把文旅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
强化惠民利民,不折不扣强“文化之基”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文化建设的理论升华,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文化理论,生动回答了文化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体现出鲜明的人民立场,彰显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坚持以文化润民心。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专题活动,举办免费送戏下乡、农村电影放映、稀有剧种基层展演、全民文化活动季等群众性文化活动1500场次,“接地气”的优质文化供给服务深受群众喜爱。加快补齐文化设施短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县级工人文化宫高标准建成,保障“三馆一站”免费开放,乡镇(农村)综合文化站(所)覆盖率达100%,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坚持以改革聚要素。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守正创新、赓续文脉,组建县文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参加文博会、农博会、服贸会、招商引资推介会等活动,全领域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连续举办六届许村国际艺术节,许村已被国内外艺术家称之为“乡村版的798”;凤台小戏《喜荣归》入选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地方园地方戏”线上展播,文化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的作用日益增强。
坚持以文明树新风。深入挖掘和传承晋商诚信文化、尧舜德孝文化、关公忠义文化、能吏廉政文化,“四个文化山西行”活动在和顺启动,连续评选五届“康宁杯”德孝楷模90名,涌现出像道德模范张俊兰等“身边好人”,着力打造“志愿和顺”“诚信和顺”品牌。实施移风易俗行动,开设《清廉家风故事》专栏,大力推行“阳光村务”“红六条”“红十条”等经验做法,创建8702户十星级文明户、7200户文明家庭、1000户“美丽庭院”,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蔚然成风。(作者为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顺县委书记)